庶庶得正_第384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就在邊疆線上硝煙未散、兩軍對壘之時,契汗國卻收回了一個友愛的信號。

不過數日,聯軍便將被占據的城鎮重新奪了返來。而溫重更悄悄掩起一起奇兵,一起自西北最險的敕州古道奔襲而出,直至契汗國邊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奪下契汗邊鎮蘇達爾鎮,算是為大漢朝一雪前恥。

契汗國大皇子蕭常遠見事情鬨大了,先是連夜進宮向聖上請罪,第二天便親帶著那幾個肇事的兵士去了五城兵馬司,在官署前的空位被騙眾執以鞭刑,將那幾個兵士打得皮開肉綻。彆的還向那些被砍傷的百姓各贈白銀五十兩以表歉意。

這個信號於大漢朝廷而言無疑是主動的,也是今上樂見的。因而天子便承諾將會以上賓之禮歡迎契汗使團。而契汗國也確切踐商定所言,退兵三十裡。

但是,在使團抵京的當天,當傅珺被謝亭拉著在上元館酒樓的包間裡,親眼目睹了契汗國使團進京的場麵時,傅珺便感覺,此次的鄰國來使,與其說是友愛交換,倒不如說是賊心不死、耀武揚威。

他們給大漢朝廷來了信,要求派使團赴大漢拜候,以使兩國重新簽訂邦交條約。隻要使團赴京,契汗國願退兵三十裡以示誠意。

該使團以契汗國大皇子蕭常遠為首,成員約有兩百餘人,更有最受契汗國天子寵嬖的明珠公主隨行。來訪的名義一為續訂兩國邦交條約。二是為了將此後的兩國乾係重新明白一番。最後另有一個順帶的企圖,便是贈送契汗天子親手獵來的一頭白鹿。

她隻曉得,此次契汗來訪,絕對是來者不善。

而究竟證明,傅珺的感受並冇有錯。

但是,此事終是觸及了一國君主的底線,聖上一怒之下,派了五百龍禁衛將使館團團圍住,名義上打著保持次序、不令無關人等騷擾使團、庇護使者安然的燈號,實際上倒是將使團成員的行動自在給限定住了。(未完待續)

與大漢朝中原人的樣貌分歧,這些契汗人的邊幅有幾分像傅珺宿世見過的西亞人,高鼻深目、膚色微黑,身材也較中原人高大。

京中的百姓皆是非常氣憤。這些契汗人在西北殺人放火,跑到大漢都城竟然也如此放肆,全未將大漢朝放在眼裡,的確是欺人太過。

跟著這一場戰役,溫重挾大勝之勢,將聯軍分作四路,逼得黑甲軍節節敗退。那黑甲軍原就人數未幾,所奪城鎮每城不過分兵數十,最多不過百餘,如何禁得起數萬大漢兵馬幾路夾攻?

至此。兩國於邊疆上產生的這一場摩擦。起碼從大要看來是消逝於無形當中了。

十月下旬,契汗國派來的構和使團便到達了都城。

這些兵士穿戴玄色重甲,馬隊皆是騎在通體烏黑的高頭大頓時,手執黑纓長槍。那槍頭上雖裹著布套,但是镔鐵打造的槍柄倒是一片烏沉,非常肅殺。而那支步隊則是大家手執一人高的大盾並一柄長彎刀。那彎刀的刀尖兒上雖也裹著布套,然刀身雪亮、煞氣凜人。

契汗國與大漢朝自締結邦交以來,便一向處在一種打不打、和反麵的狀況之下。大漢朝國富民強。海上力量薄弱,於契汗而言可謂家門口的強大威脅;而契汗百姓風剽悍,猶擅陸上作戰,具有當世最強大的馬隊。於大漢朝而言亦是一塊很難啃的骨頭。

他們的打扮也很奇特,兵士們皆是髡頂披髮、目光凶暴。一些兵士看到人群中標緻的小女人時,便收回了/淫/邪的笑聲。更有幾個兵士在看到小童之時,還會伸出舌頭舔舔嘴唇,一雙眼睛直如惡狼普通,似是下一秒就會撲上去將人吞吃入腹。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