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聽了趙德言的話,而後接著道:“幷州乃是我大唐龍興之地,你我倒算是半個村夫了。”
所謂人生四大喜,他鄉遇故知。在這漠北草原之上,能夠碰到同親,天然是件值得欣喜之事,李恪這麼說原也有拉近與趙德言乾係的意義。
王玄策點頭道:“放眼望去,看這突厥胡騎的範圍,怕不是有五萬人之多。”
李恪朝著山下的突厥馬隊努了努嘴,道:“先生不感覺現在的頡利可汗與黃池會盟的吳王夫差非常相像嗎?”
李恪隻是笑了笑,對王玄策道:“這將來之事誰又能拿得準,不過本王卻堅信一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頡利窮兵黷武,已失其道,大唐必勝。”
趙德言官拜突厥帕夏,與大唐門下省侍中之位倒是類似,位高權重,李恪稱他一聲趙相倒也並無不當。
李恪也聽出了趙德言口中的對付之意,但他對趙德言其人,卻更加的獵奇了。
而就在突厥寒災以後,大唐也順勢北上,篡奪了自隋末便一向被突厥嘍囉,逆賊梁師都盤竊據的朔方,就此突厥落空了麵對大唐的絕佳樊籬,失了天時,大唐與突厥之間攻守易位,再有力與唐為敵的本錢。
“趙相是那裡人?”在前去獵場入口的路上,李恪看著身邊的叫他捉摸不透的趙德言,摸索著問道。
李恪轉頭看了王玄策一眼,語氣中很有幾分戀慕,對王玄策道:“突厥人善騎射,又多良馬,如果我大唐馬隊也能有如此範圍,又何懼外族,縱是安定天下亦非不成。”
“趙德言來了,殿下噤聲。”王玄策瞥見趙德言靠近,對李恪低聲道。
趙德言回道:“鄙人本籍幷州。”
不過對於李恪的話,王玄策卻未儘數認同,王玄策道:“吳國之亡,在失天時,失天時,失人和,夫差三者全失,纔有越甲破吳之事,眼下頡利雖殘暴,比年交戰,但天時和天時仍未落空,想要一戰而勝之,恐怕不易。”
不過對於李恪的示好,趙德言明顯冇有半分意動。
李恪眼下將頡利可汗比作夫差,也是在預突厥亡國之兆。
李恪漸漸地走在趙德言的身後,看著趙德言的背影,更加地感覺此人不簡樸。
王玄策見李恪這般自傲,心中倒也欣喜,可就當他再開口時,卻看到了他們身後過來的趙德言。
“幷州?”
李恪聽到王玄策的警告,也一下子止住了嘴,看著山下,好似在賞識景色普通。
李恪靠在王玄策的耳邊,對王玄策輕聲叮嚀道:“春獵以後,找人去查查趙德言,本王要曉得他的底。”
大唐自幷州太原起兵,乃有天下,李恪已半個太原人自居,倒也並無不當。
趙之一姓,起於東周趙國,趙姓雖興於幷州,但卻也跟著趙國的滅亡而敏捷式微,在幷州,趙氏之人雖多,但趙氏卻非是王謝,趙德言的話倒也有他的事理。
王玄策看著李恪非常羨慕的眼神,雖不想潑李恪一盆冷水,但還是道:“突厥強大,兵鋒正勁,眼下縱是我大唐傾國之力也一定能與突厥在正麵一較高低,殿下想要現在範圍的大唐馬隊。怕是不易啊。”
“趙德言拜見三皇子,可汗命我前來領三皇子疇昔,還請三皇子隨我同往。”趙德言走到李恪的身後,對李恪拱手道。
本書由公家號清算製作。存眷VX【書友大本營】,看書領現金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