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謀國_第四十九章 聲東擊西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李國泰去的倉促,回的也倉促,隻是他拿回的東西卻非隻要兩件。

天下皆以天子為尊,太子雖是儲君,可也是人臣。他聽袁安如此說,便不由得要另做一番考慮了。

見本身一時講錯,竟勾起了袁安的好勝之心,張擇端苦笑一下,看向柴鈺道:“殿下?”

柴鈺點頭輕聲道:“先生,請說。”

柴鈺聽了,皺眉道:“張先生,父親情意已決,我身為兒臣怎可出言頂撞。”

太子柴鈺果然是個刻薄之人,見他這般行事也未多加責備,隻道:“東西留下,你們都出去吧。”

“正道所言恰是吾所想,不過鄙人躊躇的是,現在機會不對啊!”袁安回道。

過了半盞茶的工夫,袁安纔將那條陳放下。以後,他開口問道:“殿下覺著蕭子玉的條陳如何?”

他這最後一句話,刺中太子柴鈺的心。

蕭璟的心機,柴鈺不會不明白,看過條陳後,他也是成心互助的。正如張擇端所言,這條陳是分身其美的事情,如果順利實施,柴鈺既可獲民氣,又可得天子歡心。可現在袁安的一席話,卻如一盆冷水澆在了他的心頭。

張擇端便道:“殿下,現在河北戰事已曆半年不足,卻無尺寸之功,而國庫則是耗費龐大。何況這一戰若敗,則於國倒黴,於殿下倒黴;若勝,倒是晉王一人之功,殿下不成不防啊。”

以後,這幾人就速速退了出去。

“殿下,蕭子玉的條陳,臣覺得可行。”張擇端隨後說道,“正如蕭子玉條陳中所言,哀鴻多是無田之人,南邊又無田可授,將哀鴻置於南邊便是禍源。可如果遷往邊地,便是化腐朽為奇異,變一害為一利,既充分邊地的人丁,又可使哀鴻有田可種。現在上利國度,下利百姓,確是良策!”

見狀,張擇端便走到袁安身邊,從袖口中取出一紙文章遞疇昔道:“承平,請看吧。”

條陳本應是送往朝廷中樞的,可蕭璟卻先行送給了太子。

見他似有分歧談吐,太子柴鈺便問道:“先生有話,就請直言吧。”

“袁兄,曲解了。”聞言,張擇端解釋道,“實在是那文章驚世駭俗,我恐你讀之心生不快啊。”

張擇端回道:“殿下曲解了,臣的爭不是與陛下爭,而是與晉王爭。”

“多謝。”

這此中一是讓太子柴鈺有個籌辦,二是他也想從太子這獲得助力,畢竟這事情大,冇有朝裡人的互助,就算條陳再好,也是難以通過的。

這時候,袁安也擁戴道:“殿下,臣覺得該當如此。就算這條陳實施不了,但隻要能結束河北戰事便是功德一件,也可藉此機遇收回晉王的兵權。”

見太子未表態,袁安又看向張擇端道:“正道,你又是何意?”

“他所言甚大,孤也是拿不定主張,這才招二位先生來商討的。”柴鈺緩緩說道。

袁安聽了他這話,便竟真語帶不快道:“張兄如此說,我還非看不成了。”

“哦?”柴鈺眉頭一展,說道,“張先生,有話就請細說。”

而張擇端的話,正合聲東擊西之計。

“殿下,奴婢是個笨人,實在不知殿下指的是哪兩樣物件。奴婢怕拿錯了,就都給拿來了。”李國泰委曲道。

“好。”

因而,他便說道:“既然如此,孤會去爭這一爭的。”

接著,他緩了一緩又再說道:“蕭子玉的條陳雖好,可朝廷卻已有力,這也有違陛下的情意。”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