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鷹旗下_八二、黑海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俄國人通過一次次的戰役從奧斯曼帝國身上撕下一塊又一塊的地盤:克裡木半島,表裡高加索地區,阿塞拜疆,中亞的布哈拉和阿斯特拉罕。歐洲現在是冇有但願再獲得了,世仇奧天時人兼併了幾近全部巴爾乾和北非的原奧斯曼帝國的故鄉,這些都是奧斯曼人的遺產。

在李海頓的一力攙扶下,在奧匈的華工遵循軍隊體例被重新組建成了華工總團,吳光新出任總團長,下設六個“義勇團”,每個“義勇團”有1500名官兵。

意大利製式的曼利夏-卡爾卡諾m18.91式步槍固然機能不錯,但卻利用的是6.5毫米口徑的步槍彈,與德奧兩國利用的製式步槍底子冇法配套,供應給華人軍團倒也冇甚麼題目。因為重量輕,並且槍身較短卡爾卡諾步槍更加適稱身材矮小的東方人利用。

索羅欽大將一向批示著這麼一條破船,提心吊膽地和俄國人周旋著,恐怕艦身上再被開上兩個天窗,那樣他隻能領著他部下的德國水兵在黑海裡去泅水了。

兵器不是甚麼題目,因為意大利的敗北,德奧兩國從意大利人手上就收繳了2700門大炮、2萬挺機槍、1200門迫擊炮和130多萬支步槍。

1916年2月,奧斯曼帝國都城君士坦丁堡港。

不過,這些勇於遠渡重洋,單身赴異國冒險掙錢的勞工本身多數是落空地盤到處流竄的無產者,本身良莠不齊,並且此中不乏一些本來是盜匪的逃亡之徒,以是華工營裡吃喝嫖賭、打鬥打鬥和盜竊之事屢禁不斷,也偶爾會在處所上釀出一些刑事案件。

跟著意大利和塞爾維亞的敗北,奧匈帝國終究能夠把首要的力量都集合於東線,到1916年春,奧匈帝國集結於俄奧戰線的總兵力已經達到了150萬人。但法爾肯海因卻把東線的3個德國個人軍抽調到了西線,投入到毫偶然義的凡爾登戰役當中。

在西線,到了仲春份,法爾肯海因執意策動的凡爾登戰役看來已經又成了一場兩邊相互耗,曠日耐久的搏鬥。德國人的好夢再次分裂,他們的進守勢頭已被停止。法爾肯森不顧統統地抽調東線的兵力,又給了俄國人可乘之機。

一場突如其來從俄國南下的冷氛圍侵襲到全部黑海沿岸地區,氣溫突然降落到零度以下,這讓從暖和的地中海地帶過來的奧匈水兵顯得非常不適。君士坦丁堡上空飄著雨雪,大街上積滿了還未溶化的白雪和冰淩,博斯普魯斯海峽的北部的海岸結了一層薄薄的冰層,彷彿又回到了夏季。

馬烏夫水兵中將批示由四艘戰列艦和兩艘裝甲巡洋艦構成的德國艦隊,加上帕赫納中將帶領著由戰列艦戰列巡洋艦“特蕾莎女皇“號和“莫瑞茨”號和裝甲巡洋艦“天子馬克西米利安”號和“天子卡爾一世”號構成的奧匈艦隊到達了君士坦丁堡。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