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鷹旗下_八七、牽製作戰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因為人才稀缺,梅爾津目前還兼任著祖瓦拉裝甲練習基地的練習總監,兩個裝甲師的練習安排都是由他一手製定的,當然此中很多都是來自於在第一裝甲旅時的經曆。與水兵戰艦一樣,坦克和裝甲車的作戰根基要素也是矯捷、防護和火力。不管何時,李海頓都會把矯捷才氣放在第一名。

跟著突尼斯的淪陷,英法聯軍在北非的情勢日趨惡化,英國不得不從南非、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和印度抽調多量殖民地軍隊前去北非,以包管埃及的安然。為了減輕法國在阿爾及爾方麵的壓力,駐埃及的英軍向昔蘭尼加建議打擊,於8月尾霸占了托卜魯克,德奧聯軍的守勢被止住了。

位於的裡波裡塔尼亞的祖瓦拉城西奧匈坦克練習營地。

為了共同德國水兵的作戰打算,在李海頓的要求下,魯登道夫同意抽調由加爾維茨大將批示的德國第12個人軍進入北非,與奧匈軍一起作戰。在8月中旬,德奧聯軍采納行動,一舉攻陷了突尼斯。法國目前在北非隻要少量的殖民地軍隊,底子冇法抵擋德奧聯軍的打擊。

“已經很不錯了,我們現在跑完100千米能夠保持百分之六十的無缺率,這已經大大出乎我的料想。要曉得當初在加利西亞,我的一個裝甲營在推動了60千米後就隻剩下了不到5輛車,隻要6輛車是被仇敵擊毀或是本身摔壞的,剩下的都是因為機器毛病。”梅爾津上校說道,新式坦克在機器機能方麵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固然仍出缺憾,但已經足以對付一場戰役的要求。

打不過還能夠跑,不管何時,儲存都是第一名的。

奧匈帝國裝甲軍隊自建立之初就作為一種伶仃的突擊力量來利用,而不是伴跟著步兵行動,這是來自於後代的經曆。以是帝國的裝甲軍隊一開端就是儘能夠地集合利用坦克,而不是把它分離到步兵步隊裡去。

北非戰役的第一步目標是先拿下突尼斯,然後有能夠持續往西,也能夠轉而向東。

但就是這一點,就形成了疆場上的極大差異。

因而他們反而呈現了退步,又回到了步兵坦克上去了。

胡克爾上校放動手中的望遠鏡,扭頭看著梅爾津上校,臉上帶著笑容:“這都是在您的批示下才氣有現在的成績,如果在兩個月前,我都不曉得如何讓這些小夥子保持戰役行列。”說完以後,他再次眯縫起眼睛看著遠方隆隆行駛過來的坦克車隊。“不曉得此次又有多少坦克能返來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