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鷹旗下_六九、意大利(一)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東線德軍分紅了三部分:興登堡批示第4和第20個人軍在北線,與裡加和明斯克守禦的俄軍對峙,馬肯森個人則在南線與波姆-艾爾莫利將軍批示的奧匈雄師與俄軍作戰,魯登道夫則批示德第8和第10個人軍在佈列斯特,作為全部東線的計謀預備隊。

130萬的俄軍戰俘在德軍或是奧軍的差遣下複員改行,成了鐵路工人。在這些築路雄師的辛苦奮作下,加利西亞和東普魯士的鐵路向烏克蘭要地延長著,極大地改良著火線的物質供應狀況。

節製地中海的最大好處就是能夠獲得更加豐富的物質供應來源,從而在計謀上立於不敗之地。要達成這一目標,起首要處理掉計厭的意大利人。

博洛耶維奇大將所製定的打算是由奧匈軍南蒂羅爾個人與德軍貝洛個人構成首要進犯集群,在特倫蒂諾建議進犯。奧匈第3個人軍、蒂羅爾防衛軍和德第9個人軍45萬人進犯方向為維琴察和帕多瓦,目標是堵截威尼托區85萬意軍主力的鐵路補給線。奧第6個人軍則沿加爾達湖東側向南推動,目標是維羅納和曼托瓦要塞。由奧匈第7、8個人軍和德第12個人軍所構成的東線個人則在戰役開端之前在伊鬆佐河區展開反擊,把意軍主力的重視力吸引在伊鬆佐河一線。

但全部環境從蒲月份開端卻產生了龐大的反轉,在加利波利半島,土耳其人固執地擋住了50萬英法聯軍的打擊,最首要的是在加利西亞的反擊戰役中,俄軍在德奧聯軍的打擊下全麵崩潰,不但喪失了波蘭和半個烏克蘭,並且還喪失了打擊才氣。

但李海頓的打算卻遭到了分歧的反對,在人類汗青上還從未有過範圍如此龐大的登岸行動,如許的行動打算對於後代見慣了大範圍登岸作戰的李海頓來講隻是平常,但對於奧匈帝國的初級將領們而言的確不成思議。

俄國人再次獲得了療養的機遇。

到7月尾,奧匈帝國從東線抽調的三個個人軍根基上已經在乎奧鴻溝集結到位,第3和第6個人軍和蒂羅爾處所防衛軍3個師共56萬人集結於南蒂羅爾山區,由歐根至公出任南線奧軍總司令,博洛耶維奇出任總參謀長。博洛耶維奇把司令部搬到了南蒂羅爾的波讚後,就開端動手策劃和製定反擊打算。

現在李海頓把目光對準了南邊,地中海始終是他計謀的核心。節製地中海,把英國人逐出這一地區,他便能夠拿下相稱首要的蘇伊士運河節製權,然後就能進軍印度洋,擺盪英國人的根底。

到1915年8月,東方戰線的戰役就根基停歇了下來,俄國糟糕的門路和交通成了停滯德奧聯軍持續打擊的最大滋擾。因為夏季行未到臨,德奧聯軍稍稍後撤,在波爾多高地南布格河和戈倫河一線修建了防地。

手機用戶請到m.瀏覽。

這類環境促使意大利人和羅馬尼亞人挑選插手到協約國一方。

羅馬尼亞完了,塞爾維亞在苦苦支撐,英國人的加利波利戰役看模樣也將會蒙受一場慘敗。現在同盟國把鋒芒轉向了意大利。

他們分歧以為李海頓的確太猖獗了,如許的打算決不成行。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