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鷹旗下_七二、意大利(四)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令作鎮的裡雅斯特的李海頓和統統的奧匈將領們深感不測的是,在伊鬆佐河區擔負第一波突擊任務的第21克羅地亞山地軍在側翼的衝破是如此輕鬆。他們所碰到的意軍抵當非常輕微,意大利人在碰到進犯時稍做抵當即開端全線敗退。

但處於特倫蒂諾火線的意大利第1個人軍司令吉拉爾迪大將卻信賴總參謀部諜報處的判定,他對奧匈軍隊在特倫蒂諾的竄改感到擔憂,特彆是在伊鬆佐河戰役中呈現的德軍令他更加警悟。

加利西亞第3槍馬隊師師長克拉瑟將軍接到火線批示部的號令,要他帶領第3槍馬隊師度過奧羅洛河,繞過意大利人的防地,趕到意軍的背後。

在特倫蒂諾一線,德奧軍隊還是在嚴峻地活動,作著反攻前的最後籌辦。而在伊鬆佐灑一線,反擊戰已經打響,

由精銳的阿爾卑斯山境地兵構成的意大利第3軍在斯基奧死死地抵擋住了奧天時人的猛攻,擔負火線批示的卡爾至公把身後的第14軍也派了上來。

實際上在戰役建議之前,意大利總參謀部已經向總參謀長卡裡多納大將收回警告,德奧聯軍在特倫蒂諾集結了多量兵力,有能夠向意軍建議打擊,要求他放棄對伊鬆佐河區的作戰打算。但卡裡多納則以為奧匈軍隊在特倫蒂諾的集結隻是為了管束意軍對伊鬆佐河的打擊,並不以為奧軍會向意軍建議全麵打擊。

在夜間,他們從臨時搭建的浮橋上向西度過了水流湍急的奧羅洛河,然後沿著河穀向南推動。八月二十九日淩晨,第3槍馬隊師在一夜間向南開進了15千米,然後又攻占了奧羅洛河上的一座大橋,從這裡度過了奧羅洛河,返回到了左岸,開進了一個叫加文諾的小鎮。

在奧羅洛河和阿斯蒂科河之間的戰線上,德奧聯軍出動了4個軍,德國第17軍和奧匈第3軍在圍攻意軍修建的阿爾謝羅工事群,而奧匈第20軍和14軍在衝破了意軍的防地後,直撲斯基奧。

非常奇特的是,意大利人竟然隻派出了一個連來扼守他們火線這一座非常首要的橋梁和村鎮。因為兵力不敷,意大利第1個人軍的防地上現在到處都是縫隙。

在伊鬆佐河戰役開端後的第4天,由歐根至公任總批示集結在特倫蒂諾一帶的德奧重兵集群也開端了打擊。在顛末狠惡的炮火籌辦後,以奧匈精銳的第3個人軍、第12個人軍、蒂羅爾防衛軍和德國第9個人軍構成的東線集群在羅韋雷托和博爾戈之間約莫60千米寬的戰線上向意軍展開了打擊。

一些會說意大利語的軍官則在勸說住民們逃脫或是躲到相對安然的地點,這裡頓時就會成為疆場,很有能夠會被夷為高山。

由卡爾至公批示的第20軍是右翼打擊的前鋒,第14軍則在他們前麵作為援助。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