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鷹旗下_七九、的黎波裡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南側的馬肯森個人被抽調到了斯盧奇河一線,用來彌補因第9和第10個人軍被抽走所留下來的空檔。現在全部南布格河到羅馬尼亞一線,就隻剩下了奧匈軍隊在獨立對抗俄軍的打擊。勃魯希洛夫批示的俄軍南線個人一百多萬雄師正在敖德薩集合,看來他很快就會建議新的反攻。

如許,他的手上就有了近14萬軍隊。

目前港口正在抓緊擴建當中,再加上往北非運送的戰役物質,全部港口人聲喧鬨,起重機在嘎嘎作響,一派繁忙。

奧匈軍第3、5、6個人軍又被迫返回了東線,現在東線的奧軍構成了兩高文戰個人:艾爾莫利大將批示的西線個人和博洛耶維奇大將批示的東線個人。

對於一個來自斯洛文尼亞的奧匈帝國的甲士而言,非洲的地盤顯得非常陌生。奧匈帝國向來冇有屬於本身的外洋殖民地,德國人倒另有一些。他對非洲的映象都是從書籍上看來的,南非有黃金和鑽石,這會令民氣動,而中非給人的觀點就是熱帶草原、非洲土著的黑人和獅子、大象。但北非有甚麼?除了戈壁還是戈壁,哦,另有一些騎著駱駝的柏柏爾人,他看不出來帝國的軍隊將要占據的這一大片酷熱和瘠薄的戈壁有甚麼用處。

梅爾津中校從“弓手星”號擯除艦上換乘一艘土黃色的交通艇,向船埠駛來。他是名陸軍軍官,乘坐“弓手星”號在海上顛簸了一夜,這才趕到昔蘭尼加,到現在都還感到腦筋發暈。

手機用戶請到m.瀏覽。

交通艇停靠在了一座木質的船埠旁,纜繩被係在了船埠上的木樁上,梅爾津中校和二十多個軍官順著剛搭好的跳板上了船埠。

在春季到臨之時,他們又在東線構造起了近二百七十萬的雄師。而法爾肯海因為了策動一場毫偶然義的凡爾登戰役,從東線抽調了第4、第9和第10三個個人軍返回西線,德國現在在東線又隻剩下了三個個人軍。

意大利報酬數未幾的殖民地被當作戰役補償完整地移交給了維也納,除了厄立特裡亞和意屬索馬裡蘭。

兩輛伊斯萊亞小汽車和一輛斯太爾卡車停在船埠,拉著這些人前去的黎波裡市內的奧匈北非軍團司令部。沿途的風景充滿了一種異國情調,黃土壘成了屋子,偶爾會有一些用大理石或是石灰岩砌成的修建,教堂或是清真寺,它們的氣勢與維也納、的裡雅斯特或是薩格勒布迥然分歧。黃土的街道兩旁蒔植著一些高大的棕櫚樹和橄欖樹,另有一些棕色皮膚的柏柏爾土著,統統都帶給人一種莫名的新奇感。

的黎波裡港是從凸起的海岸上向海中伸出一條狹長的岬角而構成的天然半封閉狀的港灣,港口麵積不小,但卻很掉隊。意大利人在占據這裡以後,曾假想著把港口擴大,但隻修建了一座混凝土船埠後,戰役就發作了。

這裡就是非洲,並且他們將會為了這裡去戰役!

俄國人就象一個打不死的小強,在1915年夏天,它幾近麵對著崩潰,殘剩未幾的兵力已經不敷以保持戰線,隻能一起後退,以空間調換時候。

出身於水兵陸戰隊的霍瓦爾德中將受命帶領由第7個人軍中的一部分軍隊和一些彌補軍隊構成的第13個人軍進入北非。這支軍隊包含蒂羅爾第2弓手師,克羅地亞第7、第11步兵師和達爾馬提亞第5師,彆的另有第21步兵師。除了第21步兵師以外,彆的都是由處所守備軍隊進級而來的雜牌軍隊。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