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鷹旗下_七四、意大利(六)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英國皇家水兵因為要對付越來越頻繁的德國水兵戰巡對它的海上運輸線上的襲擾,把統統的新銳戰艦全都抽調回了海內,隻剩下8艘老式戰列艦的皇家水兵地中海艦隊與法國艦隊目前底子不是奧匈水兵的敵手。

到了1915年9月,這個西南火線固然保持著對峙狀況,但是塞黑一方卻已經是如同“包裹在鎧甲中的一具枯骨”了,彷彿悄悄一推就會隨時崩潰。不過,李海頓還是但願則德國人去打頭陣,以是遲遲冇有下達號令向塞爾維亞建議全麵打擊。

僅僅因為英國人的承諾就讓全部意大利墮入到了災害,當然它最後榮幸地得以保全。倉促動員起來的意大利軍隊也冇有甚麼戰役力,並且還貧乏設備。在蒲月之後果為俄國人在加利西亞的順利進軍讓意大利人看到了長處,但是在它向奧匈宣戰後,俄軍的敏捷崩潰和奧匈帝國在與俄國人作戰中揭示出來的強大一麵讓全部意大利都惶恐不已。

現在德國、奧匈再加上趁機揩油的保加爾人終究要向塞爾維亞脫手了。

固然在倫巴第的英法聯軍還在頑抗,但已經無濟於事。

現在德奧雄師在亞平寧半島火線停止著一場跑步比賽,奧匈第3、7個人軍和德第12個人軍一齊翻越亞平寧山脈,快速向羅馬推動。

但非論如何,意大利人的戰役結束了。

維克托・伊曼紐爾三世給李海頓發了封電報,讓其看在是親戚的份上能夠保全意大利,李海頓回電說他偶然於意大利的國土,要求意大利退出戰役。

與英國人的快意算盤成果相反,現在英法方麵反而要抽出兵力來保衛意大利。

按照德奧與意大利之間達成的寢兵和談,包含米蘭在內的倫巴第大區和威尼托大區國土由德、奧兩國占據,意大利陸軍將在德、奧兩國的監督下消弭武裝,隻答應儲存10萬人用於保持海內治安。

法爾肯海因正忙於西線的戰事,法國人在伊施爾又建議了一次他殺式的大範圍打擊,因而德國人又把馬肯森大將派到了巴爾乾一線,此次他隻帶來了德國第11個人軍。

1915年7月16日,看到東線戰局已定,懷著複仇和趁機大撈一把油水心機,保加利亞正式插手同盟國,投入戰役。這個傳統親俄的斯拉夫國度,之以是義無反顧地插手同盟國對協約國作戰,不過是因為要報在第二次巴爾乾戰役被塞爾維亞和希臘聯手擊敗產生的龐大仇恨罷了。

當然,對於戰役的驚駭也是形成崩潰的啟事之一。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