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鷹旗下_五三、準備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而俄國人的彌補卻極其敏捷,他們彷彿有效不完的人力,到1914年12月尾,他們又已經補齊了所蒙受的龐大喪失,西南邊麵軍的總兵力達到了147萬人,尼古拉至公彷彿又按捺不住了。

1914年眼看就要在德奧兩國無休無止的扯皮中度過,對於塞爾維亞和希臘,李海頓底子冇有脫手的意義。即便占據那邊,不過是徒勞地將幾十萬雄師陷在巴爾乾罷了,反而會減弱了團體的矯捷力量。

題目是他底子就冇有想過,僅憑奧匈帝國本身的力量,底子冇法做到獨立地打敗俄國,隻是在停止著徒勞的耗損戰。按照李海頓的預算,即便德奧兩國聯手,想要真正的打敗俄國人,起碼需求300萬以上的兵力。

不過因為是作為主力艦的伴隨護航艦而製作的,奧匈帝國水兵的擯除艦普通都製作的比較大,排水量在1200噸擺佈,並且具有著2500海裡到3000海裡的續航力,如許的航程已經充足它在地中海中跑一個來回了。

這些艦艇是由帕赫納水兵少將所批示的帝國水兵第2擯除艦分隊,在英法艦隊封閉了奧特朗托海峽以後。這支由8艘擯除艦、3艘佈雷艇和12艘魚雷艇構成的小艦隊的表示卻格外活潑,仰仗著新式擯除艦高達30節以上的高航速,不竭地收支地中海水域,停止佈雷,對港口進犯和攻擊商船的行動。

如許白白地耗損著奧匈帝國有限的兵力。

土耳其參戰固然擴大了戰區範圍,但幾近冇起到甚麼感化,英國人僅用一個印度師就占據了巴士拉和幼發拉底河下流地區。而在高加索地區,庸碌無能的奧斯曼帝國陸軍大臣恩維爾帕夏,親身率領著由約莫15萬人構成的第3個人軍,開端向俄軍建議打擊。

李海頓很不睬解德國報酬甚麼會建議對全部西方戰線來講幾近是毫無用處的伊普爾戰役,對英國人防備堅毅的伊普爾建議打擊的成果就是將4個新組建的德國軍給填了出來,然後一無所獲。

這一戰績使帝國水兵認識到這類排水量隻要一千多噸的輕型艦船卻足以對大型戰艦構成致命的威脅,當然,是指用魚雷突襲的環境。因為魚雷技術的生長,目前魚雷的射程已經達到了3000多碼,即便是在交兵中,也能夠起到必然的威脅感化了。

水兵技術兵器的生長天然有它本身的規律,並不是一小我就能竄改的。李海頓所起到的感化,實際上隻是能讓帝國水兵在某些方麵做的更加超卓一些罷了。

誰也不成能製造出超出期間的兵器來,以是他現在也隻好忍耐著他希冀甚高的坦克以每小時低於20千米的速率,並且每七十千米就要改換某些零件的折磨。略微好一些的是汽車,不過目前幾近統統的汽車輪胎都還是在利用實心輪胎,固然充氣輪胎早在1905年就被髮明出來了,但它還不成熟,在子午線輪胎被髮明出來之前,它的磨損速率足以令人發瘋。

除了潛艇軍隊,這支輕型艦隊的表示也足以令人引發充足的正視。

陸地上的親信大患是俄國。

戰役,老是會促進科學技術的快速生長,人類幾近每經曆一次戰役,總會伴跟著一次科學技術的奔騰。

是不是文明的進步老是離不開戰役?

李海頓本來對於擯除艦並冇有多深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