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大寨主_第一零七章相國寺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楊林和李逵昨日毀了高俅的財產,不能出門,史進是喬裝打扮的,這日卻能跟從。崔念奴在伴隨她表妹,許貫中要籌辦殿試,是以到相國寺的隻要王倫、林沖、燕青幾人。

開封大相國寺始建於北齊天保六年(555年),汗青可謂悠長。初時喚作“建國寺”,不過建寺後便多難多難,唐朝重修。唐延和元年(712年),唐睿宗李旦為了記念他由相王即位當天子,遂欽錫建國寺改名為“相國寺“,並親筆謄寫了“大相國寺“匾額。

擴建後的相國寺占地五百多畝,殿閣寂靜燦豔,僧房鱗次櫛比,花草滿院,被讚為“金碧輝映,雲霞失容”。相國寺屢有增修,成為天下最大的佛教寺院。

但是趙佶倒是信奉玄門,對遲誤僧眾修行的事情天然不會太放心上,何況集市能帶來大量稅賦,但是也礙不過皇家寺院的情麵。

到了大相國寺門前,略略看過,林沖便對王倫道:“賢弟如果想到寺內玩耍,等見過了魯大師,稍後不遲!”

不說淺顯百姓,就是大相國寺的一些和尚也禁不起好處引誘。逐步參與到商品買賣中去,贏利享用餬口。

這時聽了魯智深在此,更加熱切。“不想魯提轄在此安身,如果直接去了梁山,哪有這麼費事!”

不過今曰廟內卻傳出一陣陣梵唱聲,昨日纔是集會的日子,本日倒是和尚誦經的日子。

宋人張舜民《畫墁錄》“相國寺燒朱院”條記錄,“昔日有僧惠明,善庖,炙豬肉尤佳。一頓五觔。楊大年與之往還,多率同舍具飱。一日大年曰:‘爾為僧,遠近皆呼燒豬院,安乎?’惠明曰:‘何如?’大年曰:‘不若呼燒朱院也。’都人亦自此改呼。”

王倫與魯智深隻要一麵之緣,當時還是敵對身份,現在魯智深與本身都是天涯論落人,更有林沖乾係,恰是急於相見。“早聞花和尚魯智深,拳打鎮關西之名。正要劈麵就教,謝過當日想讓之情!”

相國寺菜園子雖在相國寺名下,卻不在相國寺院內,而是在嶽廟四周,林沖起因此說。

既然林沖與魯智深已經結識,又是在去嶽廟進香的時候,想必高衙內調戲林娘子的事情已經產生了。隻是林沖不說,王倫也不好多問。

一夜無話,次曰王倫幾人用過早餐,便往大相國寺而來。

既能留在寺院又能持續俗世的餬口,固然要向寺中交一些賦稅,但大多和尚還是不肯捨棄度牒的。

王倫早前便來過大相國寺,林沖又是東京人士,熟諳門路。幾人到了大相國寺前麵,隻見寺前是汴河一個船埠,遊人香客無數,相國寺四周集市熱烈不凡。

建國二帝如此看重大相國寺,後代子孫天然也不敢怠慢了。逢國度大事,如天子祝壽禱告,巡親以及進士落款多在這裡停止,以是大相國寺也被稱為皇家寺院。

主持一看不妙,如許下去寺廟中的僧眾要散去大半了,冇了這些情願出世俗的弟子,他們這些高僧便得乾一些出世的活了,畢竟他們雖是高僧,但也需求吃喝,也少不得金銀。因而便讓一些不肯修行的弟子為寺廟做進獻,而這些人有大相國寺撐腰,行事也便利的多。

到了趙佶當朝,好大喜功的趙佶把“大相國寺”的匾額贈送給了高麗使者。

最後便令大相國寺每月停止五次“相國寺萬姓買賣”廟會,算是取了個折中之道。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