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第一大官人_第312章 五大節度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說白了,武周朝這節度使,實在是減弱版的,隻不過賦稅比知府多,並且能在轄境的各個州府內自在出兵,征討反賊。

以後,杜九又連續攻取了鄒縣、仙源縣、泗水縣和龔縣,大半個兗州都為其統統,有兵馬兩萬餘人。

除了這五大節度使外,處所知府、縣令的權力也有所增加,武周朝的局勢頓時為之一變。

並且天子還說,節度使軌製不過一時權宜之策,待天下承平後,自會拔除,底子不會有機遇產生兄弟鬩於牆的事情。

但是,顛末一番狠惡的爭奪後,誰也冇有想到,最後這淮南節度使的位置竟落在了九皇子趙構的身上。

趙廣自不消說,乃趙氏宗正,是天子的叔輩人物,名聲很大,他那西川節度使轄境即為巴蜀,現在雖也有兵變,但倒是天府之國。

此次合作這淮南節度使之位的皇子,齊王、秦王、晉王、楚王一大堆,從封號上看,就能看出他們有多受天子愛好。

康王?

這慕容彥達本就在山東的東部權勢極重,現在又得了這青徐節度使的名頭,那可真是冇任何一個官員能比得了他了。

但天子趙佶卻感覺,淮南乃賦稅之地,交給彆人鎮守他不放心,還是得交給親生兒子才靠譜。

選來選去,比來太子一黨的人便看中了康王趙構。

慕容彥達乃慕容貴妃的兄長,是現在山東地界官府中最有權勢的。

因為,太子趙桓在關頭時候,挑選了助他一臂之力。

但慕容彥達倒是完整把淄州據為己有了,較著分歧適朝廷的規定。

李慶正籌算從平陰縣返回獨龍城時,俄然得知了一個動靜:朝廷竟重新啟用了節度使軌製!

以後,慕容彥達本來還想持續西進,來占去齊州的,但此時那處所流民各處,底子冇甚麼油水,因而便臨時放下了。

一向到趙構十八歲時,皇子成年,按理該上封號了,天子趙佶纔想起本身竟另有這麼一個皇子,因而隨便封了個“康王”就打發了。

如果差事幫得好了,定能奉迎天子歡心,或許有機遇更上一層,就算再不濟,當個手握重兵的諸侯也好過在東都城李混吃等死不是?

這個成果,可真是讓人眼鏡大跌,事前誰也冇有推測。

那五大節度使,固然都是皇親國戚,但人的野心倒是無窮的,他們到了處所上後,咀嚼到了大權在握的滋味,可不必然會那麼的聽話。

並且據李慶所知,慕容彥達背後裡小行動不竭,很有些違僭越之舉,絕對不是甚麼忠心耿耿之人。

這較著是分他權勢的事,對他太子之位會形成必然的打擊,

這五個新晉的封疆大吏,個個都是大有來頭的,

這誰來的?

趙構在眾皇子中,就是個透明人物,底子冇有任何大臣王公與他交友,能夠說是毫無權勢,

是以,太子一黨的人便選中了無權無勢的小透明、康王趙構,在關頭的時候發力,一舉促進了此事。

畢竟太子已定,其他的人待太子即位後,必定隻能到封地中去,做個繁華而無權的閒人,就此孤老此生。

他將目光放向了淄州西南邊的兗州,正要出兵去篡奪時,卻得知那處所也變了天。

但是,正因為這康王趙構,最不受人待見、最不受人看重,他纔是以獲得了這淮南節度使的位置。

其他轄境內的州府,還是由原知府來辦理,隻不過賦稅賦稅能夠先從節度使府過一遍,以養更多的兵馬。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