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四個團異化編隊,布成三道防地,第一道防地儘是弓弩弓手,第二道防地支起大盾長矛,第三道防地則皆為手持斧盾的悍勇之士。
林沖得報便當即決定將花榮、呼延灼、秦明三部人馬合在一處,然後親率雄師潛行繞到三鎮節度使雄師身後,再俄然策動進犯,直插漢陽節度使李從吉後軍。
實在趙雲早就伏在疆場以外,隻在等候機會,此時見楊溫全軍都已經投入了疆場,幾番打擊扈成所設防地卻均未得利,而士氣卻已經開端滑落,打擊的勢頭也是越來越弱。
戰事已了,趙雲便傳令全軍撤回梁山,向宋江、王倫報捷獻俘,趙雲率部返回梁山,宋江、王倫得知趙雲大勝而回,也是親身下山相迎。
關勝、索超得信後當即趕來圍攻王煥,但這王煥久經戰陣,甚是機靈,見勢不妙便當即撤出了疆場,更是從關勝與索超兩部夾攻的空地當中逃了出去。
而盾牆近戰卻最是慘烈,雙術兵士都以大盾前頂,長矛紮刺,兩邊死傷人數當即大增。
趙雲見機會已到,便當即命令近衛旅五個團分紅五隊同時展開打擊,楊雄率龍驤團自東南殺入楊溫軍陣,石秀率虎賁團自西北殺入,小虎率保鑣團自東北殺入,焦挺率善撲團自西南殺入,趙雲則和武鬆親率侍衛團插向楊溫中軍,直衝楊溫的帥旗而去。
趙雲躬身稱謝,卻也是有禮有節,恭敬殷勤,王倫見趙雲經此一戰,竟是一下子成熟了很多,心中也是歡暢,看來這年青人還是要多熬煉才行。
王倫見趙雲的態度還算誠懇,便歎了口氣,將語氣和緩下來講道:“我曉得你是想身先士卒,為全軍將士起到榜樣感化,也幸虧軍中樹威。
見官軍已經從缺口之處衝了出去,解珍、解寶便當即帶領斧盾懦夫上前,斧盾高低飛舞,上以厚盾抵擋兵器砍劈,下以鋼斧剁砍官軍下三路。
趙雲、楊誌兩路皆是得勝返來,而林沖所率西路一軍,倒是碰到的官軍最多,前後發明三鎮節度使兵馬相接而來。
再過幾日,林沖、楊誌兩路人馬接連返回,這兩路也都是各有斬獲。
欒廷玉四人所率的四個團皆是重裝步兵,其設備固然不如史進步戰師那般過分精美,但也相差未幾,戰力更是不弱。
先是上黨太原節度使徐京,後是雲中雁門節度使韓存保,再是隴西漢陽節度使李從吉,三鎮節度的雄師各自相距不過十裡,次遞而進。
項元鎮率軍苦戰一日一夜,在折了一半人馬以後,才趁著夜色突圍而走,逃去了濟州,楊誌則大勝而回。
趙雲所率近衛旅的戰力之強,實為梁山軍團各部之冠,無人可及,此時分作五隊,便如五隻出閘猛虎撲入羊群,轉眼之間便將楊溫軍陣攪得四分五裂,潰不成軍。
但此後如許的事還是要少做,非到萬不得已之時,不成再等閒以身犯險,要記著你的身份位置,我要的是能運籌帷幄,決勝千裡的全軍統帥,而不是衝鋒陷陣的一勇之將。”
王倫掃了趙雲一眼,俄然又道:“但有一點做得不好。”
趙雲、武鬆率軍打擊楊溫中軍,趙雲、武鬆皆是當世頂尖妙手,此時二人聯手,試問天下又有幾人能與之一搏,更彆說這些淺顯官軍。
先是楊誌率軍巡哨山北一起,楊誌出征之時,便已將北路一軍分作三部,楊誌、關勝、索超三人各率本部兵馬,各部之間相距百裡,彆離巡查各處關防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