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淩雲誌_第三百三十一章 世外高人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而後王慶率軍轉向西行,繞行蜀地,借川黔邊道迂迴向大理進步,但如此一來卻多走了上千裡路,等王慶趕到之時,大理已經全境淪陷,大理國主段正嚴也已帶領部分忠於他的臣下子民退入到了蒲甘境內。

王寅上前一步,大聲問道:“還未就教大師法號?”

那和尚歎了口氣道:“我原是削髮之人,本不肯再管這塵凡間的紛爭,隻是不忍見到大理百姓遭到烽火踐踏,家破人亡,流浪失所的慘狀,不得以才壞了清規,插手此事。

幸得有淮北劉錡、淮南嶽飛結合出兵,采納圍魏救趙之計,進軍至壽春、合肥,佯攻洛陽,劉豫怕本身火線有失,隻得回身來救,劉光世這才逃過一劫。

江北是劉光世的大本營,劉光世已是退無可退,終是抖擻抵擋,但為時已晚,劉豫守勢極猛,數月以內,江北諸鎮便儘皆淪陷,劉光世站不住腳,隻得又向東退走,劉豫自是緊追不捨,大有要將劉光世趕儘撲滅之勢。

方臘突襲大理,滅亡其國,使得令天下震驚,卻也無人真正對此有甚麼太大的反應,便是已在宋州稱帝的趙構也不見有任何動靜,就隻觸怒了一人,便是淮西節度使王慶。

劉豫帶領十萬雄師南下,當即便與劉光世迎頭撞上,劉光世也不愧為當世名將,更是充分闡揚了其長腿將軍的本質,與劉豫剛一打仗便即後撤,一起狼奔兔逐,奇快如風,劉豫在後儘力猛追,卻也隻能是望塵莫及。

那和尚還未說話,方貌卻已經嘶聲說道:“此事毫不成能,我等奉王命而來,如果隻憑你一句話便罷兵撤兵,歸去也是極刑,還不如就此死在你的手裡。”

王寅與方天定又檢察了方貌的傷勢,見方貌隻是內力耗損過大,並無彆的甚麼內傷,歇息幾日便可複原,纔算放下心來,方貌也是隨即傳令,明日不再攻城,並且撤去城西方向圍城的軍隊,如果有人出城,也不得禁止傷害。

“你倒是嘴硬。”那和尚麵色一凝,也不見有任何行動,方貌卻似是遭到了極大的痛苦,忍不住悶哼了一聲。

方貌與方天定聽王寅如此一說,便都是點頭,均覺有理,若真是當年那位大理國的傳奇高人脫手,本日三人能與他有此一戰,也算的是雖敗猶榮了。

那和尚見方貌已經承諾,便收回了手掌,方貌卻立時癱倒在地,王寅與方天定趕緊疇昔將方貌扶住。

王慶兵發大理,退出淮西,淮西之地便立時呈現了權力真空,各方權勢無不聞風而動,都要來搶占這塊無主的地盤,最早脫手的便是離淮西比來的劉光世。

那和尚俄然笑道:“誰說讓你們撤兵了。”

“了塵?”王寅在心中曆數當世高人,卻隻覺這名字過分陌生,不記得有哪位高僧法號了塵,但也或許這和尚成名之時髦未削髮,這了塵是削髮後改的名字。

王寅道:“可還記得三十多年前,大理國段氏皇族當中出了一名絕世妙手,仰仗一手絕頂武功‘六脈神劍’,縱橫天下,從無敵手,江湖上更是曾經哄傳,其武功之高,足以與當今的麒麟門掌門周侗一較高低。

那和尚微微一笑,卻並不答言,王寅擺手製止方天定,又道:“大師如此武功身份,自是言出必行,既然大師承諾勸說大理國主開城投降,便定是可成,如果真能如此,那我等也必會信守信譽,等大理國歸順以後,必然會善待百姓,維計民生。”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