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武與李忠等人見王倫同意世人插手梁山,無不大喜,當下都是改口稱王倫為大哥,又折箭為誓,再行膜拜之禮,隨後又將穀中兩山的人馬都集合在一起,五七百人膜拜在王倫麵前,對大頭領施禮。
王倫微微一笑,也不去問朱武等人改了甚麼主張,朱武本身便已說道:“本日我等與桃花山兄弟一場曲解,目睹兩敗俱傷,幸得王莊主及時趕到,行雷霆手腕,使得兩家罷鬥,免卻浩繁兄弟無辜傷亡,王莊主不但武功高強,寬仁俠義之心更是令我等衷心佩服。
王倫又讓朱武和李忠傳命令去,自此以後,少華山與桃花山兩隱士馬已為一家,任誰不成再記前仇,兄弟之間必得敦睦相處,毫不成暗裡挑釁抨擊,梁山法度森嚴,如有殘害兄弟者,定要嚴懲不貸。
少華山與桃花山兩夥人馬去梁山之事議定,世人便暢懷痛飲,席間朱武向王倫問道:“敢問大哥此番西去,是有何事?”
李忠和周通見朱武口吐蓮花,滾滾不斷,慷慨激昂地說了一大通,而王倫的神采也是越來越都雅,固然剛纔二人已經向王倫投效,表了忠心,但總感覺這時如果不說點兒甚麼,彷彿就會被朱武幾個搶了風頭。
而朱武也被改了名,本來被小舞改叫做小武,但厥後感覺與本身的名字是同音,輕易叫混,便又改了叫阿武。
王倫想想也是,自打三人下了梁山,至此已是月半不足,一起之上舟馬勞累,本身倒是無妨,小舞也還好,隻是萍兒卻已經有了幾分蕉萃之色,不覺甚是心疼,如果能有朱武帶人一起奉侍,前後照顧,也可免了小舞與萍兒的旅途辛苦。
但王倫麵上卻還是不為所動,隻是笑道:“固然本日與眾位兄弟隻是初度見麵,但王某自發大成心氣相投,相見恨晚之感,眾位兄弟有投我梁山之意,我又豈有不肯之理。
剛纔又聽得李忠與周通兩位大哥說要棄了桃花盜窟,去梁山投奔於王莊主,才知王莊主扶危濟困豪俠之行,實為中原豪傑之魁首,而我等僻居荒山野村竟然不知王莊主大名,當真是孤陋寡聞。
世人無不哈哈大笑,李忠和周通等人固然在這桃花山上也住了很多的日子,但卻冇人曉得這冇有桃花的桃花山為甚麼叫做桃花山。
“我也不曉得啊。”李忠撓撓大頭。
王倫便讓李忠派人在前麵帶路,王倫則與朱武等人帶領新收的一眾兄弟齊赴桃花山。
王倫便再行飲馬川裴宣等人上梁山之事,寫了一封手劄,申明啟事,又讓萍兒取出‘萍’字梁山令,一併交與朱武,作為上山入夥的信物。
“不錯。”王倫讚成地點點頭,便對李忠道:“桃花山離此可遠,我們先到桃花山,再商討下一步的去處。”
至於說甚麼寨主之位,我等本來也冇放在心上,再說我們現在連盜窟都回不去了,要那些浮名另有甚麼意義,務浮名而處實禍的事,我朱武可不會乾。
我們兄弟幾個商討以後,便也想全夥投入梁山,托庇於王莊主麾下,甘心將花石綱儘數獻於王莊主,以示誠意,我等相投之心六合可鑒,望莊主答應我等歸入梁山。”
李忠當下便向周通遞了個眼神,周通會心,二人當即轉到王倫身前,也是撲地跪倒,齊聲說道:“我們冇有他們那麼會說,現在大哥收了我們,我們的命就是大哥的,如果有貳心,就不得好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