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中書當即傳令,著封楊誌、索超二報酬正副管軍提轄使,當即入班聽用。
索超說罷大斧一掄,當頭便向楊誌劈下,楊誌一見索超這一斧力大招沉,速率極快,利斧劈過半空如同裂帛,聲音刺耳生痛,便知這索超毫不簡樸,武功之高絕對不是前麵那幾位軍校所能比擬。
梁中書道:“本官嶽父蔡太師的生辰期近,現已製辦了代價十萬貫的生辰綱在此,需本日送往東京太師府上,但還貧乏得力的押運之人,我觀你二人皆是可用之人,便想將這個差事交於你們,你等可願辛苦跑這一趟。”
楊誌聽得旗牌官傳令,用九轉青龍槍一挑一送,便將索超攻來的大斧推了歸去,又將馬一帶,退後了幾步,隨即翻身上馬。
未幾時,楊誌與索超二人已經翻翻滾滾戰了四五十個回合,倒是未分勝負,但隻見校場之上煙塵四起,飛沙走石,槍斧破空之聲震人耳鼓。
楊誌道:“恩相在上,未將也曾聽聞過生辰綱被奪之事,近些年年事不好,官方盜賊甚多,而大名去東京,跋山渡水,路途悠遠,且這一起要顛末紫金山、二龍山、桃花山、傘蓋山、黃泥崗、白沙塢、野雲渡、赤鬆林等等險惡山林,這幾處可都是能人出冇之地。
又過得些光陰,已近七月中旬,這一日梁中書自營中點軍回府,有管家上報,為梁中書丈人太師蔡京製辦的生辰綱已然備齊,擇日便可奉上京去。
近幾年送往東京的賀禮常常被奪,無數財帛化為烏有不說,連押運的軍兵也無一人能得滿身而退,而本年這生辰綱固然已經備得安妥,但卻貧乏一名得力可靠的押運之人,眼下軍中將校雖眾,但知心可用之人倒是未幾,且皆是諸事繁忙,脫不開身。
索超第二斧掃空,便腳下一踢白玉駒,白玉駒當即上前一步,索超將大斧一挑,自下而上卷地而起,而楊誌一撥馬頭,玉華驄馬身打橫,再次讓過了索超的第三斧。
楊誌手提九轉青龍槍,跨上青鬃玉華驄,隻見這青鬃玉華驄肩高腿長,筋骨均勻,四蹄奔踏極是有力,果然是匹寶馬良駒。
見楊誌已經進到校場,索超便搶先在頓時施禮,說道:“在江湖上早聞楊製使大名,本日有緣得見,幸會,幸會。”
楊誌見梁中書賜下寶馬名槍,心中自是感激不儘,趕緊拜倒叩首,隨即領命而去。
這些能人專是劫富濟貧,如果如此明打著賀壽生辰綱的燈號前去,那些能人曉得是金銀財寶,又豈能不搶,便是有再多軍兵護送也是冇用。”
楊誌趕緊說道:“索超兄弟過分謙了,我二人實是未分勝負。”
索超見楊誌一槍刺來,隻是這一槍來勢太快,也未見楊誌作勢,這一槍就已到麵前,索超曉得本日碰到了妙手,這楊誌果如江湖傳言所說,武功當真高超,實為平生之僅見。
這一場好戰,演武廳內,校場之上,一眾將官軍校看得喝采不迭,梁中書早已看呆了,李成、貴顯二人也是麵麵相覷,都道我們也做了這很多年的軍官,疆場交戰也不知有幾遭了,卻何時見過這等廝殺。
楊誌、索超趕緊躬身施禮,齊聲說道:“請恩相叮嚀。”
楊誌還待再說,梁中書哈哈大笑道:“都好,都好,普通的都是國度棟梁之才,都要重用。”
你也不必擔憂這三人不聽你指派,本官自會有所交代,這一起之上,你要行便行,要住便住,統統人等儘皆聽你的提調,你看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