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三人臨江而坐,喝酒賞景,宋江幾杯老酒入肚,但覺愁腸百轉,不由得暗自神傷,想本身一身的才調度想現在卻無處伸展,隻落得個麵刺金印,發配流徒,現在更是隻能在這牢城營裡,與一班配軍犯人打混。
宋江在江州牢城也多虧有戴宗、李逵照顧,未曾刻苦,統統俱都安好,還讓晁蓋、王倫等人不必掛記,卻怎的這時戴宗俄然來訪,莫不是江州那邊出了甚麼變故不成。
張清見花榮承諾不擾百姓,也自欣喜,當下便帶路直奔大牢,此次再無禁止,從牢中順利救出柴進和柴皇城。
此時高廉自發再無可幸,已是嚇得癱軟在地,張清見他不幸,便要為他討情,不想斜刺裡王英衝了出來,早一槍將高廉釘在地上,不一刻便蹬腿而死。
隻是時候過得久了,宋江卻不免想起了疇昔在鄆城時的各種過往,在這江州固然也有一眾兄弟前後呼擁,大家相敬,但本身現在畢竟已是戴罪之身,又怎比得在鄆城時的東風對勁,呼風喚雨,以是宋江在夜深人靜之時總不免唏噓暗歎。
梁山高低張燈結綵,大家新衣喜服,眾頭領也都在聚義廳內,談天說地,共享餘慶。
張清點頭感喟,又上前一步,向晁蓋深施了一禮,說道:“早聞天王大名,知天王最是慷慨漂亮,珍惜百姓,小子本日冒死懇請天王,罪者隻在高廉一身,與滄州百姓無關。
隻是柴進方纔經曆家破人亡之事,已是心灰意懶,實是不想再出世操心費心,便幾番推讓。
滄州百姓多年受高廉壓榨,對其恨之入骨,本日天王誅殺高廉,實是為民除害,滄州百姓必對天王戴德戴德,也請天王饒了這合城百姓。”
酒入愁腸愁更愁,未幾時,宋江不覺已是沉浸,憶起家中老父兄弟,雙眼更是流下淚來。
而高廉的那五千私軍,平時本就是由董平、張清等人統領,並且也都是從江湖中來,早知梁山大名,又最是佩服董平、張清,當下便也都跟從二人共赴梁山。
晁蓋又要請柴進入主政務閣,卻隻因政務閣原閣正公孫勝最是個閒散慣了的人,不肯為瑣事纏身,這閣正早就做得煩厭不堪。
晁蓋便傳令儘取府庫統統,一半裝車運回梁山,一半散與滄州百姓,滄州城中百姓聞訊喝彩雀躍,紛繁出門膜拜晁蓋,敬晁蓋如天神普通。
而宋江到了江州後,便也給梁山複書,說了去往江州的經曆,一起上也彆離結識了李俊、穆弘、張橫等人,到了江州以後又與戴宗、李逵、張順相認,宋江與戴宗等人義氣相投,終成存亡兄弟。
花榮勸說張清隨本身一同去梁山,董平也來力勸,張清也本有此心,又怎會推讓,當即欣然同意。
吳用便道:“戴宗此時來訪,必是江州出了事情,依小弟猜想,八成是宋公明哥哥有難,戴宗是上山求援來了。”
現在見柴出去了,公孫勝素知柴進大才,也為了本身能夠脫身,便向晁蓋力薦請柴進任政務閣閣正,本身隻要去軍機閣掛個副閣正,恰好清閒安閒。
戴宗先是見過王倫,戴宗與吳用是少時老友,當下也敘了舊,王倫又為戴宗引見晁蓋,而梁山其他眾位頭領也都聽過戴宗的名頭,便紛繁過來見禮。
晁蓋此番親身率軍大破滄州,誅殺高廉,救出柴進,更獲賦稅無數,又得了林沖、董平、張清、宣讚、龔旺、丁得孫、李雲、朱富等數員大將,可謂收成頗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