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我為王_第一百六十二章 山寨防護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他說道:“是李瑾一時出言孟浪,程娘子不必在乎。”

下得山來,與在山前第一關值守的鄧飛打了號召,簡樸聊了兩句,鼓勵了一番,便往山南水寨行去。

在山上帶上了幾名親衛,李瑾一行從山南下山,一起過了三關,固然不是戰時,但是關上士卒守備卻也森嚴有度,李瑾心中暗自點了點頭。

由此也可見,盜窟的士卒,即便是二線的守備軍,也要比大部分的朝廷官軍精銳,對上官軍之時,傷亡比例也比官軍少上很多,練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恰是此理。當然,趕上一個如呼延灼這般有為軍官練習出來的士卒就要另說了。

其他四座水寨大抵上與山南水寨差未幾,隻是山東和山西兩邊,無有如山南的金沙岸,或是山北的鴨嘴灘如許的寬廣的平整陣勢,是以範圍上要小一些。不過也正因為兩邊冇有灘塗高山,是以戍守起來壓力也要小上很多。

是以,船場現在的範圍倒是不小了。李瑾請得孟康上山以後,這位新任的監造大小戰船頭領又指導著一些陶宗旺部下的匠人將船場停止了一些改進,冇多久就正式投入利用了。

當然,盜窟的士卒除了自主上山的百姓,也有相稱大的一部分是被俘虜的官軍。

自李瑾一行占了梁山以後,經曆了很多光陰的扶植,特彆是陶宗旺入夥以後,又停止了大範圍的改建擴造,現在的梁山川泊倒是真稱得上是固如金湯了。

盜窟守備軍此前由蕭嘉穗建立、統領,鄧飛隨李瑾上山以後,被任命為幫手,幫手蕭嘉穗。聽蕭嘉穗說,現在他身上的壓力減輕了很多,重心也已經垂垂從守備軍中抽離出來,倒是新上山的鄧飛擔上了擔子。李瑾從關隘過期,還能看到每一關的守備士卒有一半在關隘以內練習,另有一半在關牆上保衛。

李瑾當初設立守備軍,也恰是考慮到了這一點,有了守備軍作為緩衝,也能讓他們垂垂適應練習的強度,不至於因為盜窟正軍的練習過於嚴格,而導致過量的非戰時的非戰役減員。

說完,李瑾轉頭對陶宗旺說道:“哥哥,書院修建之事,另有甚麼要商討處,你和程先生、程山長籌議吧,我也難有甚麼建言,就先走了。”

山東和山西兩邊冇有登岸之地,也冇有上山路途,倒是冇有設立關隘;山北雖有上山之途,卻不能包容雄師上山,是以隻在山頂上,也就是宛子城邊,設有一道關隘,乃是山上的魯智深和管虎部下的兩營步軍輪換著派人值守;而最為寬廣,合適攻山的山南,倒是有著險要的三座關隘,駐紮著守備軍。

守備三關的都是盜窟守備軍的士卒,金沙岸上的山前第一關四百人,上麵兩關各三百人。

李瑾前次下山之時,曾經與阮家兄弟他們提過一句,本身下山是要去尋覓能監造戰船的妙手匠人。阮家兄弟和其他的水軍頭領一向對盜窟的戰船看不上眼,隻是之前隻能無法接管實際,聽李瑾提過以後,便牢服膺在了心中。趁著李瑾下山的這段時候,他們倒是請陶宗旺將船場又停止了一次改革。這些水軍頭領但是一向都想把握真正的戰船,不然的話,水軍就得一向是水上運輸隊了。

見程婉兒無言,李瑾主動找了個台階,將這篇翻了疇昔。

以山南水寨為例,全部水寨半在陸上,半在水中。陸上的一半以青石為地基,主體修建也是磚木佈局,四邊都是堅毅的寨牆,靠近水邊的一麵還扶植了數座矗立的箭塔,寨中乃是一個水軍虎帳和演武場,供水軍士卒演練之用。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