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武鬆傳_第79章 千古才女李清照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方百花愣住腳步,諦視著武鬆,緩緩道:“武哥哥,我兄長方臘想建立抱負國,成果身故國滅,現在我們明教兄弟的胡想,就隻能靠你實現了!”

“就是啊,我們在武大王治下,不交那些爛七八糟的冗賦,這日子當然好過啊!”

這位蕙質蘭心的夫人所吟誦的詞句,文辭華麗,清揚婉約,再加上她聲音甜美,藉著這首詞把心中憂愁全都表達出來了。

“夫人,就是這裡了。”一名婢女攙扶著她的仆人,輕移蓮步,排在步隊的最前麵。

武鬆亦是表情極佳:“我們彆打攪孫大人了,且去彆的處所看看吧。”

城頭有花榮的弓箭兵巡防,城下有史文恭的馬隊保衛,穆弘、李逵等人的步兵也都軍容劃一。這座東方古城,自從換了仆人後,比起大宋統領期間,多了非常活力。特彆是在這個春意盎然的季候裡,更是蘊育了無數新但願。

“有甚麼亂講穩定講的,他趙官家的江山便不是篡位得來的?他哪有武大王對百姓好?”

跟著陳希真猿臂寨權勢的完整滅亡,全部東方的江湖權勢,再無人敢與梁山為敵。

為了減緩列隊的寥寂,婢女乾脆和夫人聊起了天:“可惜這般心繫百姓的豪傑,卻不能為朝廷所用!如果朝廷裡多些像武義士如許的人,您和官人也就不必相隔兩地,日夜懸心了!”

很快,便把前任阿誰昏官(破城時棄職而逃)積存了半年的案子全措置完了。

武鬆一驚之餘,心道:“我竟然在這見到了這位千古才女!壞了,一焦急,誤打誤撞竟然直呼了人家的名字,太失禮了!在當代,陌生人之間可不能直接稱名,特彆是對女性,就更是如此。”

二人把城中大小角落轉了個遍,最厥後到那座新建的神醫署,那邊門庭若市,車水馬龍,兩邊排起了長長的步隊。

“這梁山武義士真是故意人,他施針施藥,分文不取,這濟州城的老百姓,真是有福了。”這位夫人固然年近四旬,卻一點也不顯老,能夠是平時養尊處優慣了,保養的非常好,隻是眉間似有愁色。

二人到了濟州,先去府衙轉了一下,隻見聞煥章坐在正中太守寶座上,正在措置州政。武鬆不肯打攪他,又和方百花去公堂走了一遭,見裴宣正在擬寫法律,孫定正在給百姓斷案。

方臘比她大了將近二十歲,以是她自小便是在哥哥背上長大的。現在親兄己逝,她和她的明教教眾隻能依托麵前這位拯救仇人了。

戰事已經結束,無處安身的明教群雄唯恐被梁山中人膩煩,想要分開梁山,另尋去處。武鬆樸拙相留,把明教高人各委重擔,並且不乾與明教外務。方百花感其誠,遂與世人留在梁山,誓助武鬆成績大業。

夫人苦笑一聲,道:“防百病?但是這相思之疾,又如何防得?”

閒話休表,且說這日天暖,武鬆和方百花去濟州巡查。他倆騎鶴而行,比乘船自是快多了。

……

方百花衝武鬆一點頭,笑道:“武哥哥,恭喜你,收攬這麼一名大才。”

“我的天!這不是大才女李清照的詩嗎?”武鬆幾近是脫口而出。

高俅身後,蔡京、梁師成等臟官相互之間鬥來鬥去,淮西和河北各路義兵輪番造反,再加上遼金二國不斷啟釁,每天把趙官家忙的焦頭爛額,連李師師那邊都去的很少了,更冇精力理睬梁山這幫人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