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我帶著梁山好漢以德斧人_第133章 水邊的對話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童威童猛道:“你們四位兄弟幫我們打下姑蘇,又幫我們家監軍把朱家的浮財都運到榆柳莊保藏,幫了大忙,應當感激你們四兄弟纔對。”

“華亭縣通不了大船,隻要更遠處的青龍鎮,能夠走船。”

太湖四傑寂然起敬,連聲說:“水泊梁山規律嚴明,我等佩服!”

費保四人愣了一下,李俊笑道:“你們四個還愣著乾嗎?從速過來見過趙監軍!趙監軍纔是我們真正的頂頭下屬。”

“不算遠,也不算近,在華亭縣東邊。”

趙子俞饒有興趣的問道:“那你說,在那裡才氣進退便利呢?”

狄成問道:“敢問趙監軍,您說的處所,但是華亭縣東南的青龍鎮?”

趙子俞一聽,更有興趣了。

“華亭縣!”費保四人都驚叫起來。

這和他後代的影象完整不一樣。

“為甚麼這麼說?”

“讓你們出人著力又出處所幫我們保藏浮財,是我們梁山欠你們四兄弟的,我已經和李俊說好,從這緝獲的浮財中拿出四船財物,專門酬謝你們四人,還望你們不要嫌少。”

“這可使不得!”

說著,對四人拱手見禮。

怪不得方貌能在王府裡養著五千多人馬!

費保:“隻恨大師瞭解太晚!我們四人一向敬慕水泊梁山。現在梁山招安,豪傑我們四個是做不成了,享用不了做梁山泊的歡愉。但是能幫忙梁眾位豪傑,能和豪傑們結義成兄弟,也是人生快事!”

“那我也未幾說了,你們四個我冇當作外人,明天都跟著我的人,到阿誰處所去看看。比及了那邊,你們就曉得是如何回事了。”

這個年青人脫手好風雅!

“朱家莊園糧食太多,恐怕我們榆柳莊就是堆積成山,也容不下那麼多糧食。”

“也運到我們榆柳莊嗎?”

在後代,姑蘇的園林是以小巧精美而聞名於世。

太湖四傑本來隻是傳聞梁山豪傑中有一個張順為人很豪放,特彆敬慕張順。自從見到李俊,發覺李俊比張順還要有豪傑氣勢。本日一見李俊的頂頭下屬,才發明:人外有人,高山以外——竟另有更高的山。

姑蘇竟然有這麼大的院子,幾近占到半個姑蘇城,這個“園”的麵積,大到能和皇宮大院媲美。

聽到“上海浦”三個字,趙子俞突然變了神采。

狄成道:“小的鄙人,也曾和費保在那邊跟船出海,不過那邊港口淤積嚴峻,已經越來越荒涼了。船隊在那邊,進退都不便利。”

“這隻是略表情意。明天白日,在城外朱家莊園緝獲的十幾萬石米糧,還想請四位豪傑幫忙一起運走。”

“李俊哥哥!”費保四人一臉欣喜,一起向李俊見禮。

拙政園、留園、獅子林等園林,一個個圍起小院子,假山、亭台、閣榭、花木、小橋流水,自成一方六合,彷彿一個個標緻的小公園。

費保謹慎地說道:“華亭縣我們去過,縣城東邊滿是荒灘,非常荒涼,地盤另有海水腐蝕,上遊如果發大水,頓時就是洪澇災害,趙監軍如何會想起把糧食都運疇昔?”

明天一進朱家的“同樂土”,的確革新了三觀。

“之前冇有地名,厥後因為有商家在那邊高低貨,堆積了很多人,下貨的處所,被稱為‘下海浦’,上貨的處所,被稱為‘上海浦’。”

據鄭天壽說,之前朱勔在這裡也是養著四五千衛隊,平時看到老百姓家藏有甚麼好石頭,就帶著衛隊上門去“征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