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我帶著梁山好漢以德斧人_第99章 平定方臘的策略其實很簡單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趙子俞固然聽楊誌說過一些方臘的事,但是聽劉慧娘說的更細,還是有些吃驚。

有人彙報時,他忙的連頭都不抬。

如許形成兵不知將,將不知兵的狀況,纔是朝廷最想要的。

“第三點,就是要懷柔體例,爭奪方臘部下投誠。”

“我那遠房大伯劉豫,就是兩浙查訪,這些事,江南的官員都曉得……對了,趙監軍也曾隨廉訪使趙約大人在杭州公乾,莫非都不曉得嗎?”

趙子俞對方臘造反的印象,就是水滸裡說的:他是歙州山中樵夫。因去溪邊淨手,水中照見本身頭戴平天冠,身穿袞龍袍。以此向人道他有天子福分,因此造反。

厥後直到北宋靖康之恥後,狀況纔有所竄改。

遵循大宋的端方,武將不得無端自行招募兵馬。

“那方十三厥後為甚麼造反?”趙子俞問。

厥後的嶽飛、韓世忠、張俊、劉光世等人,就是靠吃掉各路草頭王,成為雄霸一方的軍頭。

隔著桌子,劉慧娘卻又嗤嗤笑了。

作為皇室,又是趙匡胤一係,隻要隨便有人說他一句“威武似太祖”,不管真假,就能引發朝廷內無數嫉恨,估計趙佶父子都得想方設法弄死本身。

裴宣在一旁彷彿很專注,底子就是旁若無人的在措置各種公事。

“劉女人如何會曉得的如此詳確?”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