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經注_第33章 漯水(3)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魏地盤記》雲:代城東南二十五裡有馬頭山,其側有鐘乳穴。趙襄子既害代王,迎姊。姊,代夫人。夫人曰:以弟慢夫,非仁也;以夫怨弟,非義也。磨笄自刺而死,使者他殺。民憐之,為立神屋於山側,因名之為磨笄之山,未詳孰是?於延水又南,逕且居縣故城南,王莽之文居也。其水東南流注於漯水。《地理誌》曰:於延水東至廣甯入治,非矣。

又東南出山。

漯水又南入山,瀑布飛梁,縣河注壑,漰湍十餘丈,謂之落馬洪,抑亦孟門之流也。漯水自南出山,謂之清泉河,俗亦謂之曰千泉,非也。漯水又東南,逕良鄉縣之北界,曆梁山南,高梁水出焉。

闞駰曰:涿鹿東北至上穀城六十裡。《魏地盤記》曰:城北有清夷水西流也。其水又屈逕其城西南流,注於漯水。漯水南至馬陘山,謂之落馬河。

泉水淵而不流,霖雨並則流注阪泉,亂流東北入涿水。涿水又東逕平原郡南,魏徙平原之民置此,故立僑郡,以統流雜。涿水又東北逕祚亭北,而東北入漯水。

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而邑於涿鹿之阿,即於是也。其水又東北與阪泉合,水導源縣之東泉。《魏地盤記》曰:下洛城東南六十裡,有涿鹿城,城東一裡有阪泉,泉上有黃帝祠。《晉太康地理記》曰:阪泉,亦地名也。泉水東北流,與蚩尤泉會,水出蚩尤城,城無東麵,《魏地盤記》稱,涿鹿城東南六裡有蚩尤城。

過廣陽薊縣北。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