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經注_第98章 漸江水 斤江水(3)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是山也。穀水出其北林也。

合黎山也。

霍山為南嶽,在廬江灊縣西南。

《漢書》覺得瀆山者也。

岷山在蜀郡湔氐道西。

羽山在東海祝其縣南也。

《公理》雲:《地理誌》,益州郡計在蜀郡西南三千餘裡,故滇王國也。武帝元封二年,始開為郡。郡內有滇池縣。縣有黑水祠。止言有祠,不知水之地點。鄭雲:今中國無也。《傳》之此言,順《經》文耳。案酈道元《水經》黑水出張掖雞山,南流至敦煌,過三危山,南流入於南海。然張掖、敦煌,立在河北,以是黑水得越河入南海者,自積石以西,皆多伏流,故黑水得越而南也。渭案:滇池所祠之黑水,即金沙江,與雍州無涉。《山海經》曰:灌湘之山,又東五百裡曰雞山,黑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海。雞山不知在何郡?郭璞無注。而孔《疏》引《水經》覺得出張掖之雞山,檢今本無此文,蓋其書有散逸耳。《承平禦覽》引《張掖記》曰:黑水出縣界雞山,亦名玄圃。昔有娀氏女簡狄,浴於玄丘之水,即黑水也。據此則雞山當在甘州張掖縣界,漢為<舟樂>得縣地。今陝西甘州衛西,有張掖河,即古羌穀水,出羌中北流,至衛西為張掖河,合弱水,東北入居延海,欲謂之黑河。此水立不經三危入南海,安得以此為《禹貢》之黑水耶?《山海經》明言南流注於海,必非東北入居延之張掖河,其雞山恐亦不在縣界也。又曰:夏、殷之衰,雍州西北境皆為戎、翟所據。及周室東遷,舊都八百裡之地,悉棄以予秦。秦染夷俗,諸侯擯之,不與中國會盟。輶軒之使,莫有過而問焉。況三危西裔之區乎?故屈原《天問》曰:黑水玄趾,三危安在?蓋自戰國時,此地之山川,已與崑崙弱水,同其迷茫,亻堇得之傳聞而無從目驗矣。秦火以後,載籍滅亡。

又《漢誌》金城郡臨羌縣下雲:有弱水。《說文》曰:弱水自張掖刪丹西,至酒泉合黎,餘波入於流沙。觀此則弱水之源委,約略可得矣。又曰:<山幾>山也,或謂弱水之所出。《十六國春秋》乞伏劄子擊吐穀渾,覓地於弱水西。《元和誌》弱水在刪丹縣南山下。《括地誌》蘭門山一名窮石,在刪丹縣西南七十裡。《離騷》夕次於窮石。《淮南子》弱水出窮石山是也。《隋書?地理誌》刪丹縣有祀山、弱水。胡渭曰:疑即<山幾>字之誤。《寰宇記》曰:合黎水一名羌穀,鮮水,一名覆袁水,亦名張掖河,南自吐穀渾界流入。《禹貢》導弱水至於合黎。孔安國雲:合黎,水名,在流沙東。即謂此也。詳《河水》篇第二篇《注》中。

右《禹貢山川澤地地點》凡六十。

壺口山在河東北屈縣東南。

《禹貢錐指》曰:《傳》雲:黑水自北而南,經三危,過梁州,入南海。

九江地在長沙下巂,縣西北。

嶓塚山在隴西氐道縣之南。

荊山在南郡臨沮縣東北。

即冀縣,山有石鼓,《開山圖》謂之天鼓山。九州害起則鳴,有常應。又雲:石鼓山有石鼓,於星為河鼓,星動則石鼓鳴,石鼓鳴則秦土有殃。鳴淺殃萬物,鳴深則殃君王矣。

岱宗也,王者封禪於其山,示增高也。有金策玉檢之事焉。

荊州沱水在南郡枝江縣。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