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流而上_第三章 分說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吳王的勢頭更加大了。淮王就番以後,京裡都避其鋒芒,很多老臣都欲解甲歸田。吳王生性殘暴多疑,怎會容他們想走就走,納了幾位側妃不說,還讓貴妃胡亂指婚,真不知是攀親還是結仇?”韓先生說著,臉上暴露調侃的笑,可轉眼有歎起氣來,“如許的人恰好時運甚旺。淮王還想著皇上另有春秋,與其在京裡與吳王鬥法,不如去封地策劃,可這去了還冇一年,宮裡就傳出皇上中了風。恰好淮地又逢大旱,淮王真是應接不暇,吳王母子怕是要抖起來了。”

“秀姐兒跟我說,明早村裡的小子們都去送那位鄭公子呢。”

“本日誰也不準送我下山,如果誰不聽話,我今後見了他,再不與他相認。”鄭牧說著,從路邊樹上劈下一截樹枝,擲在地上,本身退到樹枝前麵,又道:“誰也不準超出這條線。”說罷還專門點了點虎子,“虎子替我看著,誰敢犯戒,今後寫了信奉告我。”

待韓先生回過神來,見元姐還是發著呆,便笑道:“小丫頭比我想的還多?”

翌日淩晨,元姐梳洗了一番,穿了件薑黃色交領小襖並月紅色馬麵裙,按例去往王大孃家。還未到村口便聞聲嘰嘰喳喳的說話聲,元姐不消想也曉得,必是鄭牧和那群小子們。元姐心中希奇這鄭牧如何這麼招人喜好,想探探究竟,因而快步走疇昔,可也不敢靠近,隻靠在樹前麵聽他們說些甚麼。

大師天然紛繁包管,不過元姐聽了結感覺鄭牧真的像孃舅說的一樣,不普通呢。昔日也有外村夫過來村裡,多數說些外邊如何如何好的話,乃至有兩年年景不好的時候,另有過來買丫頭小廝的,更是說的天花亂墜。像鄭牧如許勸了不讓出去的,元姐還是頭一次見。

“此人有些工夫,便是在襄陽城裡也夠看了。我這些門生們明早去送了他,轉頭來上課必是心不在焉的。”韓先生搖點頭笑了笑。

以後鄭牧又溫言勸了幾句,讓他們千萬不要跟著,便下山去了。元姐探出頭看了一眼,見他公然頭也不回的走了,本身也快步跑開了。

外邊二更的梆聲響起,舅甥二人便各自回屋歇了。

元姐嘻嘻的笑,二人又提及鄭牧來。

“那太好了。就是不知二孃舅外放到那裡,若能來湖廣這邊就更好了。”

“虎子。”是鄭牧,他似是有些不歡暢,沉沉的聲音讓男孩子們都不敢出聲。“你這纔多大,如何能從鎮上返來,難不成我再把你送返來?”

元姐也跟著想了想,隻要吳王不稱帝,他們都還算好過,可正大光亮的活活著上倒是不易,不知何年何月才氣不消隱姓埋名。

“這邊確切不錯,闊彆京畿,能安穩很多。這兩年也算風調雨順,何況楚王也不似吳王和淮王普通能折騰。”韓先生眯起眼睛想了一會,低聲道:“楚王到武昌也有七八年了,行事非常慎重,於官方也多有獎飾。若非春秋比其他幾位都小些,且舅家不顯,這會兒天下的情勢怕是要變一變了。“韓先生說著,思路飄的更遠了。

“鄭牧此人有些見地,隻是不肯過量透漏,不過他說的外間的景象,並未欺我。”韓先生和元姐固然住在山村裡,可並未和淺顯村民一樣不問世事。每月韓先生都帶了元姐去鎮上住上幾日,一來和外界互通來往,二來也讓元姐長長見地,她如許的身份,必定不能做一個見地短淺的村裡女人。除了這條動靜線以外,韓先生另有一條更首要的線路,元姐也是曉得的,乃是村裡的李二叔一家。當年二人來其間避禍,元姐的外祖父親身安排了親信管事的兒子,也就是現在李二叔先來探路。李二叔來了以後,開端賣力村裡與鎮上的買賣,幾近每日都會下山。李二嬸也是家裡安排過來的,隻說是來探親的,和村裡搭上乾係,又嫁了李二叔,幫著韓先生家做活計,照看元姐,傳起話來也甚是便利。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