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錦_90晉江vip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如果唐音還能和阿霧來往,那榮三老爺的“不孝”之名大略就是無礙的。畢竟唐閣老是百官之首,文臣魁首,他表了態,那就代表了很多人。

新宅子不算大,但在青龍橋四周也不算小了,三進帶跨院,右邊兒另有一個狹長型的小園子,可謂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榮三老爺和崔氏的前麵則是阿霧的寓所,女兒家在家裡是做嬌客養的,以是阿霧獨占一進的屋子,安插了她的琴室、書房等等,另有一眾丫頭的屋子,她身邊服侍的人比崔氏還多,卻也不是她自大,而是崔氏恨不能百口的丫頭都供阿霧一人使喚纔好,她經常掛在嘴邊的就是“女兒家要嬌養”這句話。

當然前頭說的這是好處。

這兩個女人想得極好,仍然感覺榮三老爺是她們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庶地,本日打一巴掌,改天給個甜棗也就是了。就像族老中的那位二叔父一樣,時過境遷後,給些好處也是肯幫手的。

天子前腳剛打了安國公的板子,說他教子不嚴,縱子惡、淫,削了世子封號,後腳你就把天子要扶的人給分出去了,這不是擺瞭然和天子唱對台麼。

“爹,不急。我還給你籌辦了幾張澄心堂紙,就等你揮毫潑墨,給你這書房的牆上掛幾幅書畫呐。”阿霧去過安國公府榮三老爺的書房,牆上所掛都是他的作品,一是其人自大,二是冇甚麼錢買真跡。

這一帶向來就是天子的自留地,留著犒賞官員的。

有了這麼一堂紫檀木傢俱,的確算是開了個好頭。百年世族的家裡總要有些好東西鎮著。帶年生再久一點兒,這新傢俱變成舊傢俱,那就有秘聞了。

阿霧是把榮三老爺的心機給揣摩透了的,他對筆洗、筆架之類看得淡,對文房四寶尤其重視。

榮三老爺踏入前院的書房,四四周打量了一番,推窗而出,前麵有一叢翠竹,見之心曠神怡。

硯,是榮三老爺喜好的魯硯,而非時人盛讚的端硯,但魯硯自五百年前起就已經非常著名,魯硯古拙,勝在以硯石的天然情勢略加雕飾就成,桌上這一方是燕子石,天生燕形,古樸可趣。

這就是阿霧她們此後要耐久餬口的新宅子了。比起安國公府三房的院子已經好了太多,是以世人都笑得合不攏嘴,就是阿霧的臉上也有光輝的笑意。她的要求果然降落很多啊,這麼個狹長的小園子,都讓她歡暢萬分了。

阿霧笑了笑,“是啊,如許大的整塊紫檀很少見,女兒在江南看到的時候,價都冇還就買了。這類東西可遇而不成求,多少銀子都值得。何況,我們家莫非不是要向著百年世家生長的麼?”

阿霧低頭,大略曉得榮三爺的意義。自古君臣符合,卻又君臣相爭。君講聖躬獨裁,唯重君權,而臣講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要爭民權,爭臣子之權。

固然榮三老爺早就練就了一身喜怒不形於色的本領,但這會兒也大失其態了,衝動隧道:“我來寫信。”

夏季上朝,雞鳴第一遍的時候,住得遠的官員就要起床了,一起上凍得直顫抖。住在青龍橋一帶,不說多了,晚一刻起床都行,還不消挨多少冷。

“不過依女兒看,音姐姐多數是能來的,現在是多事之秋,都趕著站隊呐。”阿霧笑道。若這會兒是隆慶帝剛即位那陣子,說不準老太太在背後使使絆子,榮三老爺還真要一身騷,必然群起而攻之,騰出一個空位是一個空位。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