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記_121|第 121 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給,花花。”家裡現在是真窮,宋小五出世四年了,頭兩年還好,家裡有爹策畫著娘精打細算著還能過,可現在三哥四哥也入了鄉塾讀書,家中四個兒郎讀書,光束脩和筆墨紙硯就要花一大筆,當爹的又剛當上縣丞,恰是要砸銀子熟諳衙門抬縣令的肩輿的期間,家中的田租要到十月秋收後才氣收,現眼下家中有出無進,難怪她娘這好性子也被磨出脾氣來了。

小娘子的聰明像了她爹,就是性子有點含混渙散,不過她從小就靈巧溫馨得很,從不喧華搗蛋,非常討人喜好,宋張氏曾經在婆婆身邊的英婆麵前聽了一耳朵,說小女兒跟婆婆小時候長得挺像的,這聽來解釋得通婆婆對小女兒的偏疼,但一想阿誰讓人望而生畏的婆婆小時候長得跟她的小娘子一個樣,宋張氏身上就生寒,心下道此話如果假還好,如果不假,老天可得保佑她的小娘子今後當祖母了,可不能長成那副刻薄寡淡的模樣來。

“說是要給你弄個菜清清腸。”宋張氏說著也好笑。

宋張氏是好人家出來的女兒,跟著宋家不對勁的兒子宋韌被分削髮來過了好幾年苦日子,之前他們小伉儷還住在縣城的鬥室子裡,厥後她生了兩胎四子,宋韌作主賣了屋子拿銀子在鄉間買了地步,她便帶著兒子們住到了現在的馬兒溝。

前幾天小娘子就想吃野菜了,就是下雨,不讓他去,前兩天放晴了等了兩天,比及路上的泥巴曬乾了才讓他出門。

說了一句她就不說了。

宋張氏一聽她這話,就曉得是女兒讓老仆去挖的野菜。

老仆曉得夫人不會罰他,訥訥著不言語,也不動。

“娘不要,奶奶對你好,你要記取。”宋張氏跟著女兒的小手把釵子拔了下來,“你拿歸去,放去你的小箱子裡。”

宋小五又把小金釵叉到了母親的頭上,在她懷裡打了個哈欠。

宋家屋子不大,一幢小院子就六間正房,一家七口加上一對老仆伉儷倆就把小院子擠了個滿滿鐺鐺,聲音一大點,在哪個屋子都能聞聲聲響。

傍晚宋韌歸家,落日還式微山,待回到家中剛歇下喝口水,就得了他夫人說給他小五給她拿了支釵的話。

蘇記的雜糧餅足有二兩重,大郎他們就是吃了一大碗米粉,這餅說來他們還吃的下,但他們捨不得一次吃完,大郎就去拿了幾紙油紙過來,吃半塊,包半塊歸去早晨吃。

雖說是揹著大哥一家給的,可也是情意,宋張氏跟婆婆冇有甚麼情分,但婆婆對小五的這份好,她嚥了咽還是收下了。

宋小五聽到喚聲,轉頭嫌棄地看了一眼打她出世就跟她結下了梁子的爹一眼,“等著。”

春末時長,草長鶯飛,春光跟著陽光一道變得分外光輝芳香。

“唉。”小女兒這般說,宋張氏也捨不得指責她,摸摸她的小腦袋,歎了口氣,朝老仆揮了揮手,讓他退下去。

“想吃。”也就這時節的野菜能吃吃了,洗潔淨了拿點蒜放油裡熗一下,把菜過下鍋灑點鹽巴就端出來,鮮嫩入味,這清炒時蔬拚集著吃吃吧。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