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和張飛對視一眼,一起點頭:“當真!”
但是劉備聽了二人之言,倒是顯得極其不滿。他轉頭看看二人,麵無神采地淡淡說道:“二弟、三弟都是這等設法?!”
隻見搶先一人一臉謙恭:“鄙人荊州劉備,大漢皇叔,因兵敗徐州,流亡至此,蒙荊州牧劉表收留,現屯居新野。向聞這隆中有一臥龍先生,一身所學可敵管、樂,實有經天緯地之才、安邦定國之誌。備雖愚魯,然身為漢胄,當此天下紛爭、漢室陵夷之際,豈可不稍儘微薄,為當明天子、為天下百姓儘一點微薄之力?隻是劉備空故意誌,卻苦無治世之才,到現在已經是韶華老邁,卻老是一事無成,豈不悲乎?故而本日不揣冒昧,率二弟關羽、三弟張飛一起趕來,隻為請臥龍先生出山,為漢室天下、為百姓百姓再造一個承平天下罷了。方纔聽先生歌聲中意蘊深遠,足見雅量高致,想這隆中有這般大才的年青秀士,必非臥龍先生莫屬!也是劉備有福,竟在此不期而遇,劉備幸甚、天下百姓幸甚啊!”
關、張二人麵麵相覷,卻也曉得大哥這是真的活力了,當下不敢多說,你拉我我拉你,來到各自的坐騎身邊,翻身上馬,訕訕地向劉備身後追去。
說著從劉備身後躍出,伸開葵扇般的大手,往諸葛秋背心便抓。
那劉備趕緊在後邊拱手相問:“先生少留殘步!叨教臥龍先生現在可在家中?”
虛空中,孔明的一縷神念訝然,他委實冇有推測這劉備竟是如此固執之人,本身一番苦心安排竟就此落空,他竟然還是仰仗著心中的一點幸運前去臥龍崗,將本身置於了一種進退兩難的地步。
但見那關羽還隻是麵露煞氣,他身邊的張飛倒是瞋目圓睜,驀地張口大喝:“呔!兀那鳥人!莫說你不是阿誰甚麼鳥臥龍先生,就算是,見了我家哥哥也不該如此無禮!我哥哥大漢皇叔,天潢貴胄,你小子是甚麼東西?竟敢如此!看老子先宰了你,再去把阿誰甚麼鳥臥龍給哥哥提來送回新野!讓你曉得曉得做人的事理!”
固然明知這類鍥而不捨乃是成大事者所必備的本質,但當此之時,卻讓孔明心中有些啼笑皆非,悄悄叫苦。神念如電,認識一轉,草廬中的孔明已經展開了雙眼。
那小僮彷彿有些莫名其妙,他摸摸腦袋,顯得非常迷惑地搖著頭走到門前,往遠處瞭望一番以後,俄然間皺皺鼻子,再向著孔明拜彆的方向伸伸舌頭,然後獨自走到配房當中,閉上房門,睡覺去了。
唏噓之意,溢於言表。
諸葛秋的身影此時已經消逝在小徑深處,他明朗的聲音從枝葉間遠遠傳來,覆信嫋嫋,超脫而悠遠:“家兄交遊廣漠,天下之大,到處厚交,小人素不相問,又豈知他幾時返來?吾去也!莫再相問!”
隻見劉備雙眉緊皺,麵沉似水地沉聲說道:“兩位賢弟,來此之前大哥就已經交代過你們,這隆中之地各處隱逸大賢,不管你們有多大的勇力,來到這裡都應當善自收斂!我等來此求賢,乃是為了大漢答覆,更是為了天下百姓百姓,如果你們連這點委曲都不能忍耐,就算大賢就在目前,人家又豈會與一乾目高於頂的莽夫野漢共處?更莫談隨我等出山,共襄盛舉了!再者說這位乃是臥龍先生之弟,更是不成無禮!三弟快上前給諸葛先生賠罪,如果先生不能諒解,那你還是就此回新野去吧!莫在此誤了我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