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廚_第二十五章 紙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蘇油讓老許拖來一口大缸,東西設備都差未幾,起首的辨彆,蘇油往紙漿裡插手了一些觀音土的泥漿,約占紙漿的百分之二十。

來到書房,蘇油取來新製的小尺,圓規,三角板,卡尺,取了一個壺蓋,說道:“姻伯,現在我給你演示一下。”

連卡帶量帶畫,很快,一個壺蓋的圖樣便揭示在白紙上。

並且插手了觀音土,白度也增加了很多。

紙上還印下了細細的布紋。

第二項辨彆在操紙的次數,新法比以往翻了個倍,也就是說,最後出紙的實際厚度,會比普通的書紙厚一倍。

將紙捲起來,一老一小這纔回城。

程文應則是想到更深一層:“當年夫子傳下詩書,有教無類,使我中華禮教文統得以傳續,賢侄,你此舉的代價,於百工而言,怕是……怕是……”

蘇油說道:“等等,我帶點觀音泥粉。”

造紙需求大量水,是以普通都在溪邊。

冇體例,現在的謄寫紙太柔,不能接受鉛筆的筆尖。

“但是技藝要臻至你們如許的境地,那是幾十年淫浸下來的工夫。而這套體例,是讓大工留下圖樣,讓統統小工,都能按照圖樣和量具的幫助,做出和大工技術一樣的東西,你們則能夠騰脫手來更加精進,這纔是這套體例的代價!”

程文應看完治印的泥料,信心又增加了一分,過來看蘇油鼓搗出來的玩意兒,問道:“賢侄,這又是何物?”

程文應拿過一塊陶片,用持羊毫的體例在陶片上悄悄劃了一下:“不好用。”

很快,新式的紙張出來了。

又輪到程文應發神了,回神後倉猝搶過炊餅和鉛筆當真觀賞,好一會兒才訝異道:“這又是甚麼說道?”

說完頓時警省過來,低聲說道:“明白了,誤導外人是吧?這陶罐上的劃痕,還真像鉛痕。”

不過好歹燒出了合適的鉛筆筆心,記下了各種黑度的配比。

蘇油說道:“的確,以是紙也得改革。”

說完有些不好說話,將一個五歲孩童拿夫子比擬,本身都感覺荒誕。

蘇油讓史大燒出一個陶嘴,前端隻要很小一個開口,以及一塊用圓竹棍壓出圓槽的瓷板。

老於欣喜地拿起卡尺一邊測量壺蓋一邊對比圖紙上的數字:“妙極!妙極!以往的法度圖紙,圖是圖,筆墨申明是筆墨申明,那裡如這般一目瞭然!”

程文招考了兩個字,哈哈大笑著擺手道:“不可不可,看來這鉛筆書法還得單練才行。老夫這字連你五歲娃子都比不過!你這筆合適小孩子,隻能寫小字,冇法寫大字。”

蘇油說道:“如果有一種紙能夠雙麵印刷……”

程文應笑道:“如此倒還不錯,起碼字小,節流了紙張,哎喲能承你這筆的紙可不好找。”

蘇油再讓工人用光滑的鵝卵石將紙麵打磨了一番,再去掉大要附著的細粉,白紙變得更加光滑了。

就如許一張張紙地措置,冇一會,把作坊小壩子上鋪的石板都用完了。

說完拿起桌上一個炊餅,揪下一塊來在字上一擦一吹,程文應的兩個醜字便消逝了,一點陳跡看不出來。

然後用竹子做了個唧筒,將套嘴套死在唧筒上,用石墨異化黏土,做成黑泥,通過唧筒的小孔像擠牙膏一樣將石墨泥擠在瓷板的小溝槽上,送入窯爐和陶缽一起燒造。

各種詳確的參數,將壺蓋統統的纖細尺寸都標示了出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