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靈歌_326 有發現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陳大叔和陳大娘都是誠懇人,乍然聞此一言,不是不喜,但更多的倒是惶惑不安,連連擺手道,“使不得。使不得。這如何使得?”

“哎!哎!就怕太費事你們。”那老兩口也是客氣人,隻是不會說話,隻是忙不迭地滿嘴費事。

“你們有所不知,這長離之以是叫長離,還是有一番典故的。”那陳大叔喝了個熱茶,潤了潤喉,這才娓娓道來,“阿誰時候,還冇有現在的東離、西朔、北羌與南夏,但卻也是戰亂不竭。長離,也還不叫長離。一兵戈,就要死人,兵丁不敷了,便到處抓壯丁。但是,一上了疆場,便是九死平生,多少白髮送青絲,多少老婆冇了丈夫。孩子冇了父親,存亡離彆的哭聲充滿在這片地盤之上。火線不遠的長離山,因為是周遭百裡以內最高的山,以是,便有很多親人被抓了壯丁的,都常去那邊相送,拜彆累灑,這才得了個長離之名,厥後,這裡的城池也依著山名,喚了長離。”

聞歌幾人對望一眼,都來了興趣。各方各俗,還真是冇有錯,冇想到,這長離一帶竟然另有這麼風趣的民風呢?

普通的燈籠,為了喜慶,都是喜氣洋洋的大紅,再配上討喜的形狀或是圖案,並且,掛在門前時,凡是是擺佈各一個。

老兩口點了點頭,“是呀!”

然後,更是上前去,不由分辯直接將陳大叔從那梯子上攙扶了下來。“如許爬高低低的事兒,你們年紀大了,太不平安,就不要做了。”

聞歌的心機活動,旁人天然不知,顧輕涯的心機倒是全然在了這燈籠之上。“既然是為祈福安然所用,那陳大叔本日將這燈籠取下,是因為……”

“不費事。”顧輕涯笑道,抬起手指了指頭頂上的燈籠,道,“但是要將那兩隻燈籠給取下來?”

“是啊!陳大叔,你先下來吧!有甚麼事,你叮嚀我們年青人做就是了。”雲懋和顧輕涯亦是幫腔道。

“咦?這燈籠有些特彆呀!”雲懋見了,便是獵奇地湊上前來。

陳大叔已經從顧輕涯手中將那兩隻燈籠接了疇昔,與陳大娘笑了笑,道,“你們是外村夫,天然不曉得這是我們長離一帶的民風。隻要家裡有兒子的,都得掛上這燈籠。”

顧輕涯目下一閃,“昨日天氣暗時,從院子裡顛末,彷彿未曾見到這燈籠亮起。”

“這院子不是賣給你們了麼?我們老兩口籌議著,我們家的燈籠不適合再掛在這兒,要祈福,也該是掛兩位公子的燈籠纔是。”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