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風飛揚_第32章 四人成驛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算上你倆,一共四個。我比你倆先到江南幾天,開初在洪州的臨江驛,後因高州新建穀窿驛,便把我調到了那邊做驛長。”關躍見楊淩、陰全臉上諱飾不住地顯出絕望的神采,忙又彌補道,“穀窿驛雖是新建驛站,但地處嶺南衝要,東臨大海,南通番禺、西接石龍郡,是朝廷用以聯絡嶺南諸蠻族,把握南疆番邦意向的首要中轉站。隻要晉王殿下向嶺南拓展邊境的決策穩定,信賴伴跟著嶺南驛路的不竭延長修建,我們穀窿驛遲早會變成和飛狐驛範圍相稱的大驛站的,到時候,你倆可都稱得上是穀窿驛的元老了。”

楊淩欣喜地發明,穀窿驛雖小,但地處的環境卻非常美好:南臨鑒江、東、西、北三麵環山,到達穀窿驛的頭一天早晨,楊淩就是聽著鑒江岸邊的聲聲蛙鳴和時隱時現的陣陣江水聲入眠的。

楊淩和陰全相互對視了一眼,都覺得關躍成心描畫出一副穀窿驛生長的誇姣遠景不過是為了安撫他倆,好使他倆放心腸隨他到穀窿驛當差罷了。

關躍見他拿來的兩襲蓑衣楊淩、陰全穿戴都還稱身,且大有蓑衣上身,再捨不得脫下的架式,不由笑道:“你倆,哦,也包含我,都算是有福,聽久在江南當差的同業講,幾年前江南各地的驛道裡程還不到現在的非常之一,當時驛吏、驛卒們身穿這身驛服常常需單獨一人在荒山野嶺間走上幾天幾夜,傳聞穿戴這身驛服在外露宿,能製止被野獸發明,保全性命呢,可不但僅為了製止被枝條劃傷。”

阿凶伯人如其名,長相固然天生帶著幾分凶暴,卻做得一手好魚,楊淩、陰全跟從關躍返抵穀窿驛後吃到的頭一頓飯,就是阿凶伯特地為他們拂塵洗塵備下的一席魚宴,吃得楊淩直呼過癮,以為是本身在穿越後吃過的第一等甘旨了。

阿凶伯是關躍、楊淩、陰全以外,穀窿驛中獨一一名驛卒了,傳聞他是因早些年跟從番禺刺史劉方剿匪,被強盜打斷了條腿,落下了殘疾,且上了幾歲年紀,才被參軍中調來穀窿驛當差的。

楊淩冇想到他印象中的昏君、暴君隋煬帝楊廣如此正視驛路、驛站扶植,並且獲得瞭如此顯赫的政績,禁不住問關躍道:“關驛長,你見過晉王本人嗎?”

楊淩穿上蓑衣,感遭到這類蓑衣既可保暖,又非常簡便,看模樣還能有效防備騎馬在山林間穿行時被道旁伸出的枝條劃傷,不由鎮靜地想到:這約莫就是郵遞員最後的禮服吧,竟然也是綠色!

怪不得本身在飛狐驛時曾親眼目睹,凡是首要驛報,在向長安呈報的同時,也會派驛吏同時向廣陵晉王處呈送,本來除了朝廷親王的身份以外,楊廣還是常設的全軍最高統帥呀。楊淩聽關躍先容罷晉王楊廣的各種事蹟,禁不住對這位汗青人物產生了激烈的獵奇心,暗自瞻仰著能早日見到楊廣,看看他長得究竟甚麼模樣。

楊淩將話題引開,低頭望著身上的蓑衣提示關躍道:“這下好了,有了這襲蓑衣,就再也不消擔憂被道旁的枝條劃到了。關驛長,我們是不是該解纜了?”

“對於江南的驛差來講,這類蓑衣是外出傳送驛報必備之物,我們都叫它驛服。”關躍邊看著楊淩和陰全穿上蓑衣、戴上蓑帽,邊向他倆先容著連帽蓑衣。

三人再次出發上路後,楊淩又向關躍探聽了很多關於晉王楊廣的事,驚奇地得知這位當明天子――隋文帝楊堅的次子自十三歲起就為朝廷獨當一麵,出鎮河北,直接對陣突厥,曾力壓突厥前後兩任大可汗向隋朝稱臣獻貢,厥後在他二十歲那年,又被任命為全軍統帥,親統三路五十萬雄師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候渡江伐滅南陳,結束了長達三百年南北分治的局麵,實現了中華同一,現以太尉(視同常設全軍最高統帥)的身份奉旨駐紮廣陵,撫綏江南,實為當世五位皇子中文武兼備、出類拔萃的一名。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