彆的,海龍號的橫空出世,也代表葉泉手中又多了一張底牌,需求的時候,海龍號能呈現在任何海疆,對任何艦艇停止打擊,艦上的巡航導彈能進犯離海岸1000千米遠的本地,被定名為“彗星”的洲際導彈更是能打到地球上任何一個處所,因為這是最後的手腕,葉泉也不以為本身會有效到的一天,以是每枚洲際導彈隻要4枚分彈頭。
邇來有傳聞海內的造船廠已經在開建新型航母,應當是在鋼材等方麵有了嚴峻的衝破。
新華國為甚麼不製作本身的航空母艦?
固然現在人類科學家早就發明瞭反物質,並已經捕獲製造了出來,但因為出產、儲備和安然上的題目,真正毀滅性的反物質兵器起碼要生長到三級文明才氣製造,就連全能製造基地也一樣不可,還是葉泉通過空間體係兌換來的。
而現在隻要益堅國、羅刹國等少數幾個國度能夠出產這類高屈就鋼。質量最好的還得數利堅國,屈就強度能夠達到1500-1800。俄羅斯隻能達到1200擺佈,其他國度大多在600以下。倭國也能製造屈就強度比較高的特種合金鋼,根基在450擺佈,該國的潛艇和兩硒進犯艦都利用了本國出產的特種鋼材。
海龍號的船殼用的是一種名為“深藍合金-300”的新型船用合金鋼,深藍合金具有防磁、強度高、韌性高、抗海水腐蝕強、屈就強度超越了3000兆帕等刁悍特性,這是一種在各種目標上都遠遠超越了各國船用特種鋼的合金,乃至硬抗一枚魚雷的正麵進犯都不在話下。
明顯都不是,新華國自06年起,外彙儲備就環球第一了,愣是一邊貶值一邊卻在增加,並且每年的軍費未幾,但加上隱形軍費,也不算少。真要造,策動一次天下捐款都夠了。
並且海龍號的船體顛末端特彆加固,能潛到6000米的海底,如果是進犯核潛艇,實在冇有需求達到這麼深的海底。
比擬之下,空間裡的野生“陸地”就顯得纖細了,最深的處所才四百多米,風平浪靜,海龍號在這裡,連最根基的試航都做不到。
等建立鍊鋼基地和造船廠後。葉泉會將這類合金鋼的初代產品停止出產推行,這類合金不但能用於製造艦艇,還能遍及天時用於橋梁、修建、化學產業、交通業及能源等產業。
海龍號用地球人的目光來看,實在不能算是甚麼采礦型。更像是一艘龐大的水下武庫艦,能夠毫不誇大地說,除了水兵力量排名前十的國度,一艘海龍號就能將地球上任何一個國度的水兵力量毀滅掉。
葉泉讓黑龍軍通過暗盤采辦到的少量核質料,在製造出一台核聚變反應堆後已經所剩無幾,是以,“彗星”洲際導彈上麵的分彈頭實際上不是核彈,而是質槍彈,也就是反物質炸彈,固然每個彈頭裡的反物質隻要400毫克,但能力隻比核彈弱一點,足以摧毀一個小型都會或大型基地,彗星在新華國當代又叫“掃帚星”或“災星”,喻指這類導彈將帶來龐大的災害。
航母船體必須接受住9級以上的風波,目前最具有代表性的莫過於利堅國研製的hY係列特種鋼,這類鋼材被利堅國當局視為首要的計謀物質,底子不答應私行出口。
陸地礦產開辟碰到的最大困難在開采技術和環境庇護兩方麵,或者隻要前者,但對葉泉來講,具有靈能空間和全能製造基地做後盾,這二者都不成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