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枝_第218章 祖孫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天生苦相。

黃逸的一封家書能捎帶著送返來,一來是恰好順風,二來,則是沾了太師之孫的光。

等打下西州城,直指西涼中間,他這些年花出去的銀錢,要十倍百倍收回來。

當然,如此平鋪直述的直白表達,也不是黃逸寫文章時的實在程度。

……

“多好的機遇,豈能錯過,”董侍郎說完,與秦治道,“我剛還在看老侯爺送返來的信,真是字字催促,就怕我們背麵補給慢了,遲誤他前頭西進。這時候若與老侯爺說退兵,纔對他的安康無益呢。”

這話兩個意義。

是以,這家書才氣與軍報一塊抵京。

同時,他也曉得幺孫寫家書返來的意義了。

那一老一少,跟他耍起心機來了了。

打就打吧。

這些年的勤修苦練,都冇有白搭。

這讓秦治不由鬆了一口氣,順勢道了謝,應下了。

範太保亦摸著鬍子,道:“有太醫隨行,老侯爺有人照顧,你也不消特彆掛懷。”

無需恢弘,也不消煽情,隻需求用最平常的口氣來報告,他們不是師生,是祖孫。

黃太師抬眼,看了看商討事情的範太保與史尚書,捋了捋鬍子。

笑起來不及老父、老母開朗,但隻要微微蹙眉,就比喝了黃連水還要苦大仇深。

老太師主戰,合適秦家的好處;他的擔憂有了很好的來由,不消擔憂露餡。

秦治“啊”了聲。

就永寧侯那性子,好不輕易打出來了大勝,占了先機,卻不能擴大戰果……

隻看文筆,幾近冇有文筆可言,比老太師讚成的那些文章差了十萬八千裡。

固然,黃逸出征之前,兩人因為一些理念上的分歧、那些見不得光的手腕,說道了好久,但老太師信賴,那些東西,黃逸不會明晃晃寫在家書上。

董侍郎亦聽到了,給史尚書打了個眼色。

這也不能全怪他。

但願老祖父主動主戰,給將士們爭奪更多的時候與機遇,而不是放棄大好機遇,西涼撤了、他們大周便出兵。

白紙黑字,黃逸冇有那麼蠢。

邊上其彆人顛末,先與秦治道賀,又道:“西涼大敗,南蜀必定不會冒然出兵了,老侯爺很快就會返京,不消擔憂。”

這幾年冇有行動,一味戍守,原覺得再冇有如許的機遇了。

真是……

他又不登疆場,關內有太醫看顧,你大可放心。

黃太師深知這一點,便宜既占了,禮數還得全一全。

儉樸、竭誠,讓老太師看完,心中五味翻滾。

黃太師看完這封家書,遲遲冇有說話。

那廂一愣。

再喜好習武,不肯去走科舉,黃逸畢竟是黃家後輩,根基功不差。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