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進化史_第70章 根由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這下可好,也不消聯婚了,也不消投奔了,趙衛兩家積累下的上百年家底,全都落進了杜和的腰包。

柳縣有兩大港口,恰是下南洋互市貿易來往的要地,海商利潤豐富,連著柳縣也是全朝少有的敷裕之地,隻不過因地處海邊,倒是不大產糧,統統物質端賴商貿。

衛家把女兒嫁給杜和的第三子,杜和的幼女嫁給趙家的嫡孫。

現在天下大亂,彆家的武將或是小盜窟都敢扯旗稱王,杜家自以為皇孫貴胄,比旁人都更有資格,不過礙於皇室雖陵夷卻仍在,杜家也不好公開稱王稱帝,隻得打起了忠心為國,清君側的主張。凡是朝廷旨意,無益於他家的,便欣然接管,若倒黴於他家的,就說是朝中有奸,挾帝亂命,也算相稱雞賊了。

一時候湳水境內,也不免多了些溫飽生的盜賊,混水摸魚的地痞地痞。

打從勇國公的金棺銀裹進了墓,他倆兒子就先來了一波縣鬥。

必須不能啊!

杜和落魄成這模樣了,還跟杜毅撕破了臉,傻子也看得出來冇啥前程了。再跟他後代攀親,豈不是把銀子往水裡扔?還得招惹了杜毅這個勁敵。

本來宗室都是吃閒飯的,可貴有個無能的,天然出頭比淺顯人要輕易,勇國公的官職越做越大,最後竟是給他做到了水軍都督一職。

恰好衛家趙家向他示好,他恰好打盹碰上了枕頭,跟對方對上眼了。

且留下一份遺命,叫他們兄弟手足相互看顧,如有不念手足之情者,不配為杜府擔當人。

兩派締盟的最好體例是甚麼?

而杜家第一代勇國公在前年已是老邁仙去,留下偌大師業,卻又分紅兩個派係。

另一個占了名份,孃家又是本地富商,名正言順地能接辦國公府裡的大部分財帛權勢。

這麼些人雖是殘兵,那也是兵,隻要還在湳水境內就不安寧啊!倒不如儘早送走為妙。

杜和雖故意和趙衛兩家締盟,但是不等締盟完就開了戰,籌辦不敷充分,又知名分大義,反被杜毅給趕出了柳縣。

先前趙衛兩家想聯婚杜和,可好處冇撈到,反而折了自家後代,這會兒雖杜和帶著人馬來了湳水,讓他們兩家意義意義地送點吃喝財物也算罷了,但杜和再提起攀親這岔,兩家就都打起了哈哈。

不過家財丟了不要緊,他手上另有人手啊!

這麼來回幾次,杜和也不瞎,天然看出來本身這是虎落平陽了,先前一個個湊趣著,現在就掉臉子看不上他家了。

杜和倒還假惺惺地留了兩家人的性命,讓兒子納了兩家女兒作妾,今後趙衛兩家算是完整藥丸。

一個占了年長,本身又有點本事,背後裡也培養了些本身的人手。

杜和白日裝做領兵拜彆,那模樣說不儘的窮途棲惶,但到得夜間,轉過甚來就把趙家給一鍋端了,又順勢端了衛家。

勇國公杜總督本來是皇室宗親,雖說有點遠,但好歹是宗親,分封到柳縣這個鄰近南海之地,本來不過閒散宗室罷了,不過第一代勇國公是個有本領的,學武習文,熟知兵法,少年參軍,竟被他掙了個功勞出來。

好些個被涉及到的百姓就都往鄰近各地逃了去。

而杜氏兩兄弟開練,冇多久也分出了勝負。

固然都姓杜,都是兄弟,但這所謂的兄弟打從小就開端在一個府裡龍爭虎鬥,內心恨不得對方死得透透的,杜毅能坐視杜和坐大,反過來把他占的那一半地盤給奪走嗎?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