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英雄傳_第二百二十回 竹簡帛卷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水若寒見上頭寫字,模糊便是墨跡寫成。心中獵奇,眼望“有緣者,得此綢”筆跡,心想:本來西施娘娘早有安排。我若非磕足一千個頭,小蒲團下金磚分裂,這物事我又怎能得之呢?看來,我也算是有緣人了。眼望“看竹簡,視帛卷”筆跡,心中倒是有些不瞭然。心想:幸許這綢包裡頭藏有此二物,也未可知。心念及此,便將綢包翻開,開而視之,果見裡頭放有一竹簡,一帛卷。心中不免有些衝動,眼望“知過往,明是非。學神功,可出台”筆跡,心想:這字麵意義,我卻不懂了。又回看前句“看竹簡,視帛卷”,心中一遐想,腦中一亮,深思:莫非是讓我看視竹簡和帛捲上內容,有所發明?想到這兒,心中頓時暗生欣喜之情,模糊有些鎮靜衝動,詫異之餘,捧著綢包的雙手不由狠惡顫抖,當下強自平埋頭神,依著細字上所言,先從綢包中取出竹簡來,見著竹簡捲成桶形,通體黃色,戰戰兢兢的翻開,展將開來看。

水若寒既識得此文,看起來,自也認得流利,當下藉著室內夜明珠各式亮光,細心看了起來。一會兒,一遍看罷,見著竹簡上筆跡絕頂,空了三四片竹片,竹片上隻字未寫,展到最後一片竹片時,竹片上頭尾端刻著“範蠡記”三字。整桶竹簡至此,已是閱完翻儘,水若寒心機神馳,雙手一手一邊,緊握竹簡,入迷發楞,愣愣發楞,竟是久久沉浸於竹簡中所載內容,回不過神來。很久,眸子子俄然一動,眼望水晶棺,喃喃自語道:“動人!真是動人!”臉上神采詫異,眼神戀慕崇拜,非常打動,非常感慨,心頭熱血沸騰彭湃,衝動鎮靜之情,溢於言表。

他當場躺著歇息,口中“呼呼呼呼”,大喘粗氣,心中覺來,隻感本身完成了一樁大事普通,心願了了,非常暢快,滿身越是疲累痠痛,越是心中欣喜。過了好一會,俄然想到一事,漸漸爬起家來,將小蒲團往上一揭,低頭看時,竟見底下一塊金磚碎裂,破了個大洞出來。想到本身剛纔磕滿了一千個頭,磕到最後幾個頭時,小蒲團上麵著頭處模糊有了凸起,似是中空了,剛纔本身一心叩首,也未幾看,這時瞥見,情知這大洞彷彿便是為本身頭所磕破,心中一奇。往金磚碎裂口摸看時,這才發明,這塊金磚雖是真金所鑄,卻隻薄薄一片。並非如目視這般,滿是大塊實心金磚,將底下儘皆埋葬實了,金磚碎處,底下暴露一個四四方方的洞穴來。洞穴內白花花的,彷彿藏有物事。

細看竹簡上筆墨時,但見此烏蟲篆正規端莊,其橫劃有蠶頭燕尾之勢,大有春秋隸草筆意,細心辨來,非是平常刻在青銅器上的鳥蟲書,而應是春秋期間平常利用通行體,正宗風行烏蟲篆。想到師父曾說過,春秋期間,吳、越、楚、蔡、徐、舒南邊諸國風行烏蟲篆,烏蟲篆字體有烏蟲意,而無篆書典範的健筋硬骨、端莊劃一,依此猜測,想來此文多數便是當時極其流行的鳥蟲書烏蟲篆了。

太湖,乃是江南一大湖澤,自古以來便是山淨水秀,偉麗風雅,多彩多姿,風景怡人,“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這話委實貼切得緊。湖中有大小島嶼四十八個,連同沿湖半島山嶽,共有七十二峰,而可居住人處,當時實有三十六處,故太湖幫立幫太湖,幫中頭領號稱三十六島島主,七十二峰峰主,起因便是此來。太湖當中,盛產太湖銀魚、太湖白蝦、太湖梅齊魚,此中,梅齊魚亦稱鳳尾魚,此三種魚蝦水族,被後代之人稱為“太湖三寶”。太湖清閒島和歡愉島上更出產一種名為嚇煞人茶的茶葉,便是厥後的碧螺春茶,芳香暗香,滋味醇厚,確是太湖當中特有茶種,甚是罕見貴重,後代太湖中人多有以栽種此茶葉而家財殷富,富甲天下。範蠡西施的斑斕傳說,更是奇異獨占,為太湖群島增加了很多奧秘色采。隻因太湖有這很多好處,古往今來,無數文人騷人便以此為根據,寫下了很多稱道太湖的富麗辭章,直是歌頌太湖之人傑地靈,山川皆美,是凡人出外旅遊,遊山玩水,隱居避世,風水寶地。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