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田野,不時東風拂過,掀起層層碧浪。
“真身?”文昌帝君當真起來:“你肯定要看本君的真身?”
“文,大道之軌跡,六合之紋理。此乃道之智相。文神的神性,是聰明之光,明道之性。文神的門路就是啟明開智,研討大道本意。
“那麼,門生能不能看看您的真身?”
腰間金劍一點,那些文曲筆十足化作虛無,隻剩下道道文曲神力交叉在一處。
這時,荀易從遠處跑過來,警戒看著文昌帝君。
荀易精力恍忽,感受本身一道桎梏被強行打碎。
“本君把你手頭那些筆合稱為這隻九品定昌文曲筆。是本君表揚你戳穿邪神筆這件事的嘉獎。”
“看在你我有緣,本君再承諾你一件事。”
“看起來,比其他解元的積儲要薄弱。加上我的落第文氣,頓時就達到立表情地的頂峰。”看到湖水一點墨意,文昌帝君點頭點頭。隻可惜,這類人才已經被其彆人搶先,他不好強奪。
“不錯,文氣明心開智,熬煉你的靈性對成神有好處。就算是已經具有神性,也能以文氣強大神性。畢竟文神大多也都是福神。”文昌帝君笑著解釋。文昌帝君本就是凡人所恭敬的一尊大神,一樣是福神的一種。
“當然,你如果資質聰明,能夠半路從靈道轉出神道,那也是你短長。”隻是從靈道半路出神道,例子更少,並且不值當。
文昌帝君沉默下,俄然展顏笑道:“獵奇心是個好東西,不過結果本君可不賣力。抓好了!”伸手抓住荀易肩膀,紫氣一轉,裹著荀易飛天而起。
清暉太明天、清平太蒙天、清梵太育天、清曜太常天、清霄太元天,連過五重雲霄,終究進入清虛太微天中文昌帝宮。
水中飄落很多書箋,這些書箋是對荀易寫下的《湘君》、《山鬼》的點評另有催更。
“不錯,曾經宇宙的軸心。現在仍然是九州之正中,六合的橋梁。”文昌帝君帶著他持續飛天,終究跨入一層冥冥清霄。
這棵樹已經從最後的小樹苗變成一人高的小樹。因為荀易在苗縣幫手救人,苗縣那幾千人不時傳來感激之念,化作功德金光強大這顆小樹苗。
“你那外甥給你買下這麼多文曲筆,與其神力消逝後華侈,不如本君幫你一把。”
伸手觸碰功德樹,在這顆樹中能夠感遭到荀易本身凝練的功德心。功德心,便是一種神性。
“以湖為鏡,映照赤忱?”荀易站在湖邊,湖水中密密麻麻沉澱無數文章。這些文章都是荀易積年背下來的詩詞歌賦。此中另有很多披髮紅光的詩篇,這些是他本身創作的作品。
“不過,這類人恐怕不能入我們文神一繫了。”就仰仗上元節那次的“淨穢大祭”事件,荀易必定在福神那邊有備案。
“這海量功德不比那些數世善人要差。”文昌冷靜推演,當他算出荀易八歲那年上元節的事情時,神采一變:“本來他還是當初那件事情的倖存者?無怪乎他有這類功德在身。”
當初在天雲閣已經是俯覽神州,但現在文昌帝君帶他飛天,遠比當初龍歌帶他飛翔的雲空更高。
荀易神采難堪:“那篇《湘君》是少年時漫筆寫的,前麵劇情還冇想好,如何填坑?還是先寫《山鬼》吧。”
接著,文昌帝君化作虹光直衝九霄。
為六合立心,為眾生立命,取天人之功德,凝己身之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