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大娘子_第47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崔氏插手完喜宴纔回譚府。一家人都已在花廳坐住,崔氏滿臉羨慕地與譚玉道:“哎呦,真是麵子,這嫁奩前頭都到了李家,那背麵才從崔府出了門,便是那子孫桶都是鑲嵌著金邊的白玉做成,真真是把崔府都搬空了。”

幸虧那一對婆媳固然凶暴,要求倒是好說,不要求繁華,隻看品德,此人就好選了。

因而崔四娘便遣人在府裡到處探聽那畫中人的事情,可惜李家捂得嚴實,崔四娘甚麼都探聽不到。

她長相嬌柔,哭得梨花帶雨,甚是都雅,口中哀哀道:“郎君,那處所離都城如此悠遠,四娘子如果想見阿爹都不輕易啊。

揉碎了說也是這般,譚玉心道,看不出這花氏心還大著呢。

譚玉見她如許,也不再相逼,接著道:“我看西州那處所不錯,雖離都城遠些,但地肥水美,非常敷裕。”

至於譚玉說的宦海起伏,花姨娘兩人隻以為既然能伏,那就能起,歸正四娘子年紀小等得起。

譚玉表示花姨娘站起來發言,花姨娘看著譚玉有些不耐,就不敢拿喬,從速起來,接著道:“元洲那邊是不錯,但是四娘子一向在都城,恐怕適應不了水鄉氣候。

崔氏奇道:“以往你不是老說三娘子還小嗎?再說大娘子還冇訂婚呢。總有個前後。”

崔氏一聽這話,隻感覺兆頭不好,忙連“呸”了好幾聲,道:“現在三品,今後隻會更好!再說,我阿爹雖不在其位了,不是阿兄又頂上了嗎?你還怕甚麼?”

譚玉回了書房,好不好都是命,這個時候也冇那麼多工夫後代情長,決定放手不管了。

花姨娘聽譚玉的意義竟是頓時要送四娘子回元洲鄉間去,直接哭了起來。

我大嫂說堂姐。。。皇後籌算過幾年再給他定。我看三娘子年紀也小,很不消焦急,又不是家窮,多養幾年又有何妨?”

三娘子不去,崔氏天然不肯帶著四娘子去;剩下的六娘子太小,還不到出去做客的年紀,以是一家子人隻在家裡花廳坐著,聽崔氏報告崔四娘出嫁的盛景,除了譚玉以外,都感覺新奇風趣。

崔氏見譚玉神采不虞地走了,也模糊有些悔怨,王喜貴家的冇少勸她少提男人靠嶽家的事,可惜本身老是忍不住;

再說,這都城好兒郎也多,在這裡挑一個,也免得路程悠遠,回次孃家都不輕易。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