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陸培元冇了的動靜傳回舊都,老太太就冇再露過笑容了。
前腳謝箏走去,後腳老太太就與蕭玟道:“也是怪我,冇分清輕重,這孩子吃了很多苦,我隻顧拉著她說話,卻忘了她該給她父母去磕個頭。你幫我安排妥了,她父母就葬在城外,來去便利的。”
姑爺待女人至心好,老爺和太太在地下定能放心的。
彼時事情冇有明白,老太太還一向牽掛在宮中的幺女,人雖冇有病,精力卻一起下坡。
雖是住在陸府,吃穿用度上都無需操心,章家嬤嬤和老章籌議來籌議去,還是怕給謝箏添費事,冇有提出跟出來服侍的設法,隻事無大小地叮嚀花翹,就怕她不敷全麵。
老婆子一這屋子的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今後也都是他們的,你放心,認親時老婆子還是能取出好東西來的。”
聽了幾日故事,陸家老太太才讓孫氏把謝箏接歸去。
蕭玟送走過傅老太太,看著婆母這模樣,內心哪能不慌?
陸家老太太握著謝箏的手,儘是皺紋的眼角潮濕著,她當真看了謝箏好久,讓蕭玟從箱籠底下翻出了個妝匣,取了一隻青玉鐲子,親手給謝箏戴上。
孫氏和陸毓衍引著她在陸府各處問了安,統統人都曉得謝家女人來了。
蕭玟有些遊移,嘴上冇有說話。
實在也不是見怪,更多的是擔憂。
他和孫氏離京冇幾日,聖上駕崩、李昀即位的動靜就一起傳了來。
清楚疇前是那麼愛嬉笑怒罵的一名白叟,上午打趣媳婦、下午逗弄曾孫,可白髮人送黑髮人,還是把老太太打倒了。
謝箏和花翹梳洗換衣,換下風塵仆仆的男裝,再作女兒家打扮。
陸家老太太拍了拍謝箏的手背,與蕭玟道:“我曉得這鐲子該比及大禮成了再給她,可老婆子今兒個歡暢,遲早就要戴上的,不拘泥那些了。
謝箏冇有見過祖父母、外祖父母,她對至心待她的白叟的印象就隻要傅老太太,陸家老太太待她的好,沉甸甸地積在她心中。
不但是她們愛聽,陸家老太太都愛聽,留了謝箏在她屋裡,宿在碧紗櫥,與她說故事。
與其說那些,不如今後護得緊些,莫再給她這千裡走單騎的機遇了。
蕭玟應了。
蕭玟壓著聲兒,卻阻不住哭腔:“我冇事,我就是歡暢的,老太太多少日子冇笑過了,她這是真歡暢呢,歡暢就好。”
彼時說得好好的,等事情了了,謝箏就在京中陸府住著,等他安排妥了舊都的事兒再回京去接她。
說完,老太太又看著謝箏道:“這鐲子毓嵐媳婦也有,你儘管戴著。”
籃子裡的祭品一一擺開,謝箏在墳前跪下,滿腔的話想說,一時又不曉得從哪兒提及。
謝箏莞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