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謎_第26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剛籌算上前打號召,趁便調笑一翻,不見機的傢夥就來了。董庭蘭與薛易簡兩位高士連袂而來,不得已,李季蘭隻得收斂心機,上前慎重與沈綏、沈縉見禮。

沈綏約莫是與mm約好了要穿“兄弟裝”,相對沈縉的天青色交領袍,她則穿了一身天青色圓領缺胯袍,一樣是壓著雲紋。mm束冠,她則戴了烏黑的無腳硬襆頭,帽額中間嵌著一方碧玉。為了烘托mm,她麵上覆著銀麵具,腰繫踥蹀帶,佩刀,肅立在一旁。

有情?還是無情?李季蘭的眼神似是帶了鉤子,鉤著沈綏。沈綏沉著淡笑,李季蘭隻能瞥見銀麵下一雙幽沉黑瞳,無思無緒。

不等沈綏答覆,已到了領唱時,李季蘭張口就來:

沈綏冷靜肅立在沈縉身邊,《胡笳十八拍》她聽琴奴彈過無數遍,曾經還和過聲,唱辭如泣如訴,也是演唱藝術中的高難曲目。《胡笳十八拍》是董庭蘭的成名曲,是他最善於的曲目。時人有詩雲:古戍蒼蒼烽火寒,大荒沉沉飛烏黑。先拂商弦後角羽,四郊秋葉驚摵摵(sè)。董夫子,通神明,深鬆竊聽來妖精。言遲更速皆應手,將來去旋如有情。空山百鳥散還合,萬裡浮雲陰且晴。逼真地寫出了董夫子入迷入化的琴藝。

“舍弟說,她談此曲時,如有想要和聲唱辭之人,固然唱來,不必拘束。”

沈綏麵具下的神采多了幾分吃驚,隨即扭頭在四周人群當中尋覓,卻始終未能找到那聲音的仆人。聽到聲音,就連沈縉都吃了一驚,幸虧她心機本質極好,部下涓滴未亂,完美地持續彈奏著。李季蘭本人也非常吃驚,一樣尋了半晌未發明究竟是誰在唱,不由有些失神。

錚,焦尾收回非常蒼索之音,統統好似看到了西域黃沙漫漫的場景。焦尾的音色不及雷音那般清脆響耳,但古樸圓潤,沉澱著光陰的陳跡。焦尾本就是《胡笳十八拍》的仆人公蔡文姬父親蔡邕所製之琴,此琴跟從了蔡文姬好一段時候,乃是最合適彈《胡笳十八拍》的琴。

沈綏代言:“舍弟說:正有此意。”

楊柳青青江程度,聞郎江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劉禹錫《竹枝詞》

作者有話要說:  開V第三章。

但是定下曲目標倒是沈縉,這還真不曉得是誰在應戰誰了。

總有人聞絃歌知雅意,比如李季蘭。為了交好兩位沈家俊郎,李季蘭便真的出聲唱和起來。她本就極其善於歌頌,唱辭從她口中吟出,真是委宛動聽,如泣如訴。

李季蘭正驚奇,這聲音不恰是那與她和聲《胡笳十八拍》的奧秘女子的嗎?

不能羞,不成休。就在沈綏的麵前,一名金麵女郎,一雙清寒剪瞳,正沉腰傾胯,廣袖翻飛,她眸中波光若盈盈秋水,俄頃望進沈綏心底,卻又化作幽幽淵潭,難測深淺。雪衣弓足,仙落凡塵,翩若驚鴻,婉若遊龍。

薛易簡笑道:“此發起甚好。”因而立即叫了一名主子去喚鼓樂隊來。

彈到第十八拍序幕時,全場都墮入瞭如癡如醉的狀況,聽得入了神,除了琴聲,落針可聞。及至吹奏結束,餘音繞梁,讓人回不過神來。好半晌,纔在沈縉沈綏的動員下,響起了熱烈的喝彩掌聲。

第一拍結束時,竟已有觀者打動落淚,收回抽泣聲,也不知是哪位多情的文客,震驚了內裡的心絃。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