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謎_第8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慕容輔細心一咂摸,感覺這沈綏彷彿在表達另一層意義。這小子意不在前一句,而在後一句。不是前度劉郎今又來,而是前度沈郎今又來。這沈綏到底甚麼來頭?還是說,他隻是在表示他當年未能考取進士,現在卻被重用後的對勁表情?哼!小人得誌。

作者有話要說:  【注】寺廟僧侶按字排輩是元朝以後的事,且應當僅限於少林寺。普通稱呼為“少林七十字輩”“少林七十字詩”,是元朝時,少林寺一名叫做福裕的大師定下的:福慧智子覺,了本圓可悟。周洪普廣宗,道慶同玄祖。清淨真如海,湛寂淳貞素。德行永延恒,妙體常堅毅。心朗照幽深,性明鑒宗祚。衷正善喜祥,謹愨(què)原濟度。雪庭為導師,引汝歸鉉路。目前少林寺輩分最高的是素字輩的大師,也就是第三十代。德、行、永字輩相對來講輩分較高。目火線丈釋永信就是永字輩的和尚。而延、恒字輩的和尚是最多的。本文鑒戒這一設定,以便利大師辨彆。

“恰是,這雁塔之鎖的鑰匙由貧僧親身保管,每日也都由貧僧親身開閉。日複一日,年複一年,貧僧對此非常熟諳,不會記錯。案發當日貧僧還是落鎖,以後直到早間時分,貧僧都未曾開啟過南門,鑰匙也始終貼身保管在貧僧身上。發明善因師侄出過後,貧僧也是第一時候趕到塔下,開啟塔鎖,當時這把鎖清楚鎖恰當好,冇有任何破壞或開啟的跡象。”妙印詳細解釋,這件事困擾他好久,在崇高的雁塔之上產生這等邪穢之事,即便削髮人清淨無爭,內心也遭到了很大的打擊。

沈綏回身,向上一層行,不著邊沿地吟了一句:

種桃羽士歸那邊,前度劉郎今又來。

雖如此,他還是但願這“小人”能快點把案子破了,不然這個年大師都彆想好過。

她這話說得慕容輔、秦臻均是眼角一抽。秦臻有些哭笑不得,慕容輔卻內心有些鄙夷。“曲江流飲、雁塔落款”是進士落第後的報酬,天子於杏園賜宴、於曲江流觴,進士們於雁塔落款,確切是風景無兩。秦臻、慕容輔均是進士出身,也都享用過如許的報酬。但沈綏考得是明經科,並未考過進士。說這話,聽在慕容輔耳中未免有點含酸帶諷的意味在此中。

“這南門但是每日都落鎖?”沈綏問。

現在,他們已經穿過方丈院,來到了西塔院以外。過了麵前這道西塔院的院門,便立於聞名遐邇的大雁塔之下了。為何這座塔要叫做大雁塔,有很多種傳言。最為可托的是玄奘法師在西域摩伽陀國的因陀羅勢羅婁國土中,看到有雁塔,那邊傳播著大雁投身欲開悟小乘教徒的傳說。因此仿造,以全暮年發下之弘願。“雁塔”便是指摩伽陀國的雁塔,前麵加一個“大”字,指的是大乘佛法。塔內供奉從西域帶回的大量佛舍利、貝葉梵文真經和八尊金銀佛像,非常貴重。

這一餐午膳用得很溫馨,世人各懷苦衷,都有些食不知味。飯罷,世人又於前堂列座,一邊用茶一邊再行會商,還是冇有甚麼成果。約未初三刻,沈綏等人再度起家,在妙印法師與圓惠、圓清、圓通等一眾僧侶的帶領下,分開方丈院,向慈恩塔而去。慈恩塔是第二個案發明場,善因法師死於其上,死法蹊蹺,比方丈之死更令慕容輔煩惱。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