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混蛋,李卯卯……你就是個混蛋……”
可如此一來,可不正顯現出了她的無措與彷徨嗎?她不得不消這類本身最為討厭的套路來保全本身,不恰是她當下這類無法處境的最好表現嗎?
第一個做出這件事的人, 或答應被“知錯能改”“寬弘大量”“識大抵不拘末節”“將相敦睦”等等溢美之詞所讚美。可接下來,第二個仿照的人,第三個仿照的人, 垂垂就變了味道。甲與乙有了恩仇, 但甲忍氣吞聲, 乙厥後因為某些啟事, 決定與甲和解, 因而負荊請罪,甲礙於顏麵和彆人丁舌, 就不得不諒解他, 兩人達成大要上的和解。
“徐先生是有識之士,公主今後要多聽她勸諫,凡事有商有量,方能做到均衡八方,得失有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