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前燕歸來_第7章 操作不難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大娘子的主張真是好極了,墨盒不消出去尋了,咱家多得是。”說了,就直接讓大郎去背麵把那不要的墨盒撿十個出來。

“你啊,跟為師抖這機警。說到底,還是向著你娘。好了、好了,為師不問你娘要錢。”掌櫃的拿扇子敲了大郎一下,表示,大郎這點小把戲,可瞞不過他,但是,他也不介懷,這事兒也就算了了。

就說村口鐵匠,還是李家的族人。她去給家裡種菜用的小鋤頭添點鐵,都敢問她要十文。木工更不消說了,人家都是上門東西,不管打甚麼,那天的炊事都是要包給他的。還得本身出木料、人為。她是感覺豆腐盤成肉價。分歧算!

李娘子千恩萬謝,收了歸去。內心感慨,本身的這對後代,都是人尖子。一個曉得以小搏大。一個呢,曉得以退為進。想想又難受起來,本身的寶貝女兒這般聰明聰明,卻被曾家禍禍了。想想又恨起那天玩彈弓的那些熊孩子了,到現在都冇找出來,心中恨極了,不由想到,可千萬彆讓她找出來。

“李大娘,這回墨條又冇了?”小伴計熱忱的請她出來。

路上又糾結,不過想想也算了,本身總支出也就兩瓶墨,也就豁然了。來回冇用一個時候,而李秀才還在教書,女兒還在用心的織布,看手勢,冇本身快,還總算有模有樣了。她也不打攪他們,把墨汁放好,就去後院洗墨盒了。

而這些東西,買時,倒是挺貴的。但是到了當鋪,就真不值甚麼錢。當鋪這類東西都懶得收,不過開當鋪的,還是說本身救人於危困,就冇有他們拒收的。朝奉也當結個善緣,這些東西本來就是極不值錢的,進了當鋪,隻怕也就能換個幾文出門買個燒餅罷了。以是這些墨盒普通也都是死當,存到必然命量,掌櫃的就合一塊賣給銅匠。

“看徒弟說的,我娘拿歸去擦擦洗洗,給那些孺子們用,也就儘夠了。倒是我娘提示徒兒了,之前我們這些盒子都賣給了銅匠,真是本錢都收不返來,這回我們清算一下,賣給書院必然搶手。”大郎笑著對掌櫃的撒起嬌來。

當然擦得再亮,也曉得,這不是新的。但又有甚麼乾係,這還冇要錢呢。

他們這個鎮子是進京的必經之路,算是較大的中轉之所。每三年,進京赴考的都不計其數,常常有的人因為窮,偶然乃至提早一兩年就走在路上,說是遊山玩水,實在就是雇不起車馬,就憑著一雙腳在路上走罷了。就算如許,走到這兒,好些人的盤川都耗儘了,因而開端當東西。在這兒當的,都是些他們感覺可有可無的,比如墨盒。

第二站,就是去了文具鋪子。本來他們都是常來常往的,李娘子每隔一段就得來一趟,小伴計忙引著出來了。

李娘子當然從最根基的教起,這是一匹白粗布。本來就是讓她練習用的,轉頭織長些,把之前結巴的處所剪了,還是能賣錢。以是,她也不焦急,她歸正必然要讓女兒把這個學會的。

大郎非常靈巧,就挑那最黑、最舊的,拿了十個出來。掌櫃一看,都氣樂了,“你這小子,常日裡不是挺機警的,這會對著本身的親孃倒是舍不起來了。”

李娘子,清出那些黴爛的棉胎,拿了些乾草沾點水再沾上草灰,就用力的擦起來。李娘子本來就是那利落的人,過年過節的,去族裡幫手擦祭禮用的器具,她但是曉得如何能把這些東西擦得又光又亮。等著把上麵的油泥去了,暴露了本來的色彩,用水洗淨了,再用乾布擦乾,白銅盒子倒是閃閃發光起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