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時明月宋時關_第44章 訴衷情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寫了詞?”蘇宸一怔,目光看向畫板上的宣紙,上麵的確寫著一首詞,詞牌名是“訴衷情”。

而這徐鍇恰是南唐讀書人中的學問賅博之輩,脾氣也特彆,在李昇期間對科舉軌製頗多不屑,據後代五代史中《徐鍇傳》所載:“升元中,議者以文人佻達,多用經義法律取士,鍇恥之,杜門不求仕進。”

韓熙載打個圓場笑道:“功名利祿都是身外事,不談這些了,老夫現在也是白丁身份,哈哈,反而感覺更加安逸自在,津潤舒暢!蘇宸啊,不知你對《訴衷情》的詞牌是否體味,寫過這方麵的詞曲冇?”

徐鍇看了韓熙載一眼,在旁忽地嘲笑道:“這個詞牌,你不會連一首也冇做過吧?”

蘇宸也算中文係高材生,對這個冷門詞牌也有體味,安靜掃了一遍後,淺笑道:“先生高才,詞采儉樸,但感情實在,若長輩所猜不錯的話,這首詞恰是先生的平生寫照了。”

蘇宸走到跟前,說道:“先生,又在這裡作畫嗎?”

“科舉方麵,長輩並無誌向。”蘇宸照實說道。

韓熙載聞言驚詫,徐鍇更是舒展了眉頭,彷彿對他的談吐,感到驚奇不解。

韓熙載有些難堪,因為他當日和蘇宸見麵,閒談半晌,首要環繞畫卷和字體上,並冇有細問他的士子身份。並且韓熙載這小我,不拘末節,常常看人隻看才調,脾氣是否合脾胃,不在乎詳細身份。

究竟也是如此,在李昇一朝,徐鍇都冇有出來入仕仕進,直到李璟即位以後,徐鍇纔出來插手鄉貢,以學問破格進入朝廷,成為秘書省的校書郎,在阿誰時候,跟韓熙載成為了同事兼好友。

“老夫臨時無官一身輕,不是甚麼大人啦。”韓熙載擺了擺手,笑著說道。

“哈哈,冇有插手科舉也無妨,看你年紀不大,也就剛及弱冠吧!即便肄業了,也能夠回書院,交上必然錢貫用度,支付考引,可重新報名插手科舉。”韓熙載為他出主張。

“噢?就是這位少年才俊啊!”姓徐的男人,目光地打量著蘇宸,看他穿戴簡樸,臉上都是汗漬,冇有穿戴士子貢士的襴衫,有些獵奇。

蘇宸謙善道:“不是很熟諳!

徐鍇蹙眉,目光轉向了韓熙載,有些許驚奇和扣問目光。

蘇宸被韓熙載發明瞭身形,不好再走,因而上前相見,拱手道:“見過韓大人。”

韓熙載持續先容道:“我這位徐賢弟啊,姓徐名鍇,字楚金;在朝廷時,與老夫友情莫逆,曾同為秘書省的秘書郎,目前是集賢殿的大學士,過來到潤州公差,順道看望我這老友來啦。”

李昇在經義根本上,改正視以法律取士,成為烈祖期間科舉測驗的新趨勢。但此種趨勢並未獲得生長,因為李璟、李煜都是鐘愛文學之人,更喜好以詩賦取士,以是李昇歸西以後,便打消了這類律法測驗內容。

“肄業生徒?”徐鍇有些駭怪,州府有書院,在書院學習就是生徒的身份,如果冇有畢業,半途退學,就是肄業了。

韓熙載輕聲歎道:“與老友過來垂釣,一時心生所感,寫了一首詞,蘇宸,你過來瞧瞧。”

韓熙載和徐鍇看完以後,對視了一眼,都看出了相互眼中的驚奇之色;這首詞可彆剛纔那首意境強多了,此等才情,絕非平常士子啊。

“那鄙人獻拙了。”蘇宸點頭接過筆來,沉吟一下,然後提筆寫下了陸遊那首膾炙人丁的《訴衷情》: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