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百首_第10章 七言絕句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烏衣巷

故園東望路漫漫,

歲歲金河複玉關,

張繼

敗興南遊不戒嚴,

猩色屏風畫折技。

岑參

張祜

已涼

贈彆(一)

金屋無人見淚痕。

石磯西畔問漁船。

美人相併立瓊軒。

平陽歌舞新承寵,

以草書聞名,與李白詩歌,裴旻劍舞,稱為【三絕】。詩亦彆具一格,以七絕見長,與李白、賀知章等人共列飲中八仙之一。與賀知章、張若虛、包融號稱“吳中四士”。書法與懷素齊名。

半夜鐘聲到客船。

白居易

金陵圖

八尺龍鬚方錦褥,

流水無情草自春。

朱雀橋邊野草花,

秋儘江南草未凋。

夜雨寄北

斜拔玉釵燈影畔,

王昌齡

荳蔻梢頭仲春初。

紅樹花迎曉露開。

烏衣巷口落日斜。

芙蓉樓送辛漸

一宿行人自可愁。

水精簾卷近秋河。

崔九堂前幾度聞。

王維

玄宗回馬楊妃死,

已涼氣候未寒時。

王昌齡

金陵津渡小山樓,

醉臥疆場君莫笑,

十二樓中月自明。

九重誰省諫書牘。

隴西行

洞在清溪那邊邊?

悔教夫婿覓封侯。

遍插茱萸少一人。

長河漸落曉星沉。

雁聲遠過瀟湘去,

人物簡介

贈渾家

杜牧

為有雲屏無窮嬌,

回籍偶書

每逢佳節倍思親。

寄令狐郎中

兒童相見不瞭解,

太真含笑入簾來。

煙花三月下揚州。

遣懷

禁門宮樹月痕過,

寒食

張祜

孤負香衾事早朝。

夜上受降城聞笛

誓掃匈奴不顧身,

集靈台(二)

柳中庸

碧海彼蒼夜夜心。

韓偓(約842年—約923年),晚唐五代墨客,乳名冬郎,字致光,號致堯,暮年又號玉山樵人。陝西萬年縣(今樊川)人。自幼聰明好學,10歲時,曾即席賦詩送其姨夫李商隱,令滿座皆驚,李商隱獎飾其詩是“雛鳳清於老鳳聲”。龍紀元年(889年),韓偓中進士,初在河中鎮節度使幕府任職,後入朝曆任左拾遺、左諫議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學士。

李商隱

蠟燭故意還惜彆,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日光斜照集靈台,

人物簡介

贈彆(二)

穆王何事不重來?

梨花滿地不開門。

黃竹歌聲動地哀。

孤帆遠影碧空儘,

茂陵秋雨病相如。

古來交戰幾人回。

兩三星火是瓜州。

輕舟已過萬重山。

張泌

遙知兄弟登高處,

張旭

王翰

八駿日行三萬裡,

韓偓

王翰(生卒年不詳),字子羽,幷州晉陽(今山西太原市)人,唐朝邊塞墨客。與王昌齡同時,王翰如許一個有才華的墨客,其集不傳。其詩載於《全唐詩》的,獨一14首。登進士第,舉直言極諫,調昌樂尉。複舉超拔群類,召為秘書正字。擢通事舍人、駕部員外。出為汝州長史,改仙州彆駕。

楓橋夜泊

顧況於至德二載(757年)登進士第。建中二年(781年)至貞元二年(786年),韓滉為潤州刺史﹑鎮水兵節度使時,曾召為幕府判官。貞元三年,他為李泌所薦引,得以入朝擔負著作佐郎。貞元五年,李泌歸天,他也於此年3、四月間貶饒州司戶參軍。他被貶的啟事傳聞是“傲毀朝列”(李肇《唐國史補》),“不能慕順﹐為眾所排”(皇甫湜《顧況詩集序》)。在貶路過姑蘇時,與韋應物有詩酬唱。約於貞元十年離饒州,暮年定居茅山。貞元十六年,皇甫湜曾在揚州見到過他(《顧況詩集序》)。大曆六年(771年),任永嘉監鹽官,曾著有《昇天記》,描述飛雲江上遊李庭尋上山砍樹,迷不知路,逢見祭水,內有農田、泉竹、果萊、連棟架險、300餘家。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