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百首_第6章 七言律詩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朝罷須裁五色詔,佩聲歸到鳳池頭。

玉璫緘劄何由達,萬裡雲羅一雁飛。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宮詞

無題(二)

崔顥

宿府

詠懷古蹟(五)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豪傑淚滿襟!

茂陵不見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山色遙連秦樹晚,砧聲近報漢宮秋。

伯仲之間見伊呂,批示若定失蕭曹。

行經華陰

利州南渡

黃鶴一去不複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單獨歸。

紫泉宮殿鎖煙霞,欲取蕪城作帝家。

李商隱

借問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地學長生?

映階碧草自秋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崔曙(生卒年不詳),一作署,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人,唐朝狀元、墨客。

寄身且喜滄洲近,顧影無如白髮何。

柳宗元

三年謫宦此棲遲,萬古惟留楚客悲。

王維

野哭幾家聞戰伐,夷歌數處起漁樵。

鳳尾香羅薄幾重,碧文圓頂夜深縫。

李商隱

春思

燕台一去客心驚,笳鼓喧喧漢將營。

客至

白日放歌須縱酒,芳華作伴好回籍。

為問元戎竇車騎,何時返旆勒燕然?

共來百越文身地,猶自音書滯一鄉。

且欲近尋彭澤宰,歡然共醉菊花杯。

莊生曉夢迷胡蝶,望帝春情托杜鵑。

溫庭筠

敢將十指誇針巧,不把雙眉鬥畫長。

陽和不散窮途恨,霄漢常懸捧日心。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身多疾病思田裡,邑有逃亡愧俸錢。

他年錦裡經祠廟,梁父吟成恨有餘。

世事茫茫難自料,春愁黯黯獨成眠。

不幸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父吟。

秦韜玉

最是楚宮俱耗費,舟人指導到今疑。

衣裳已實施看儘,針線猶存未忍開。

人物簡介

金蟾齧鏁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

薛逢(生卒年不詳),字陶臣,蒲州河東(今山西永濟市)人,唐朝墨客。唐武宗會昌元年(841)辛酉科崔峴榜進士第三人。曆侍禦史、尚書郎。因恃才傲物,群情激切,屢忤權貴,故宦途頗不對勁。《全唐詩》收錄其詩一卷。《舊唐書》卷一九零,《新唐書》卷二零三皆有傳。

閒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多少時。

嗟君此彆意何如?駐馬銜杯問謫居。

三山半落彼蒼外,二水平分白鷺洲。

苦恨年年壓金線,為彆人作嫁衣裳。

江州重彆薛六柳八二員外

元稹聰明機靈過人,幼年即有才名,與白居易同科落第,並結為畢生詩友,二人共同倡導新樂府活動,世稱“元白”,詩作號為“元和體”,給世人留下“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千古佳句。

酬郭給事

三豆盤據紆籌策,萬古雲霄一羽毛。

同題昇天觀

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難過是清狂。

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元稹

遣悲懷(二)

此情可待成追思,隻是當時已悵惘。

仲春黃鸝飛上林,春城紫禁曉陰陰。

登樓

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錦江秋色來六合,玉壘浮雲變古今。

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