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_第九章 套路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滄州十二縣,算十個縣能有這點進賬,那一州之地的課稅,就在二十四萬貫。放客歲,薛大鼎壓根就不會去想,因為這是做夢!

叮!崔司馬的瞳孔再次變成方的。(未 完待續 ~^~)

薛大鼎笑嗬嗬地說道。

遵循薛大鼎的設法,本身厚著臉皮抽個一成放口袋裡,那也是萬貫,萬貫啊。

並且遵循現在的跡象,分裂後的契丹,已經完整不敷為慮,較之奚人,也許另有點上風,但要和南室韋比,能夠還多有不如。

並且另有杜如晦一事,張德當初去房玄齡府上,可冇少折騰。厥後宣紙和碾米坊。根基就是四大天王朋分,最多就是孔祭酒沾了點光,這還是他頂著孔聖後嗣的名頭來行事。

“噯,舉手之勞罷了。”淡然一笑,崔弘道更是道,“此來很有幾件瑣事,若無大郎,怕是不可的。房相對汝。讚不斷口啊。”

進了正廳,順次落座。薛大鼎是刺史,但蕭鏗是主,崔弘道是高朋,因而薛大鼎和崔弘道對坐,張德坐在薛大鼎中間。

聽到張德在那邊一本端莊胡說八道,崔慎低頭吃酒,偷偷地笑了一下,然後寬袖諱飾著彆的一隻手,那手衝張德豎起了一個大拇指。

放下杯子,蕭鏗看了看兩邊,笑道:“都不是外人,老夫就直言了。”

崔弘道說罷,又道。“房相又言。淮北很有生地,清河人丁浩繁,能夠耕作。”

現在大賀窟哥被整的尋死覓活,當然冇這個閒錢了。一千貫一天,這不是開打趣麼?如果契丹六部冇有離開他的掌控,那麼靠著剝削抽稅,贍養大賀部是完整冇題目的。

“來。共飲一爵。”

至於老張冇有說海貿冇那麼好做,高句美人也不都是土豪,熊掌鹿茸產量實在很低,這都是細枝末節,不消在乎。

如何算都是穩賺不賠啊。

不由得,連老薛舉著酒盅,也有些發楞。他實在也算過一筆賬,不過這都是雞毛蒜皮的種田賬。張德要種桑,桑葉才值多少錢?

歸正剛纔還風采翩翩的崔司馬,現在瞳孔已經變成了方的,胸腹之間算籌在緩慢地玩弄著。

“蕭兄先請。”

蕭二公子舉杯,世人也都舉杯,然後滿飲。

二十五艘計算,不保養不休整,全數放出去浪,一次就是百萬貫。遇風波算它沉了二十條船,五條船還是得有二十萬貫。

聽他這麼一說,張德內心過了一遍:看來是要把江北茶葉帶讓一部分出去。也是,清河崔氏的根底在中原。就算李二把江南三分之一給崔氏,估計崔氏也不會要。

崔弘道撫掌淺笑:“蕭兄一如既往。”

哪有開元通寶給力?

切當點講,是二十五艘。

“薛公莫要諷刺,饒了則個。”

但是崔司馬畢竟是清河崔氏的人,他深吸一口氣,瞳孔又變成了圓的,然後就要說話。

管你說甚麼,歸正老子就一句話:老子分分鐘一年賺幾百萬貫跟玩兒似的!

早在崔弘道來之前,崔慎就和張德籌議過如何應對清河崔氏的人。這群山東望族,最喜好刷逼格,普通人如果定力差的,根基上節拍就是被清河崔氏的人帶著走。

“崔兄,快請快請。”

但是老張又不想被人帶節拍,以是就跟博陵崔氏的叛徒,揣摩了一個不錯的套路。

本質的差異啊。

一條尖底船,保守就是一百噸的運量,那就是二十萬斤。上茶一斤算兩百文出庫價,那就是四萬貫一船。張德現在把握的尖底船,姑蘇有六十餘艘,北地藉著李客師父子的名頭,厥後侯玄辰又幫了忙,加上三州木料倉之事,又弄了二十來艘。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