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_第三十六章 高句麗君臣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但是當時在穩固長城防地的淵蓋金,卻不得不因為唐軍兩路打擊,北方扶餘城金山城接連失守,因而放棄了和唐軍廝殺,轉而退守遼東城。

淵蓋金說到這裡,總感覺那裡不對,可唐軍的風格,實在是太讓人不測,太讓人想不通。

作為高句麗五姓大族之首,淵氏把握了高句麗最精銳也是最強大的軍隊。高建武作為高句麗大王,顧忌的同時,又無可何如。

都是一國之君,實際上,必定受不了這類君弱臣強的事情。

言罷,淵蓋金抱拳施禮,麵色烏青地分開了東關城大王行宮。

“大王,剛纔大王所言請降唐朝之策,實乃上策。唐朝乃上國,我等乃小邦。現在如果稱臣進貢,大王仍然是高麗王,要曉得容留七年,大王但是受唐皇冊封為遼東郡王啊。”

淵蓋金過往的高傲,在此時,麵對陌生的唐軍,有些無所適從。他完整搞不明白唐軍在做甚麼,更加糟糕的是,唐軍並冇有急著追擊高建武這個高句麗王。反而是四散遊騎,到處抓捕“細作”,這些“細作”一抓就是十餘萬……

聽得白衣近臣的話,高建武恨恨然道:“孤雖故意殺賊,何如淵氏氣力強大,非孤能對抗啊。”

高建武一聲長歎,忽地又想請降,對淵蓋金道,“現在漢人天子,北胡多有稱天可汗者,孤不若效仿先賢,再行稱臣,以‘糞土王’號之。”

但是千萬冇想到的是,唐軍和隋軍既然分歧,由兵部尚書侯君集親身領軍的征遼雄師,就像是老牛犁地一樣,慢悠悠慢悠悠地結硬寨打呆仗。

說罷,白衣近臣辭職。(未完待續。)

“好!”

“大王放心便是,此事定然安妥。”

聽罷,高建武頓時意動:“隻怕風險。”

“大王,漢人雄師駐留鴨綠水北岸,立足不前的原因,該當是漢人天子的旨意還冇有下達。此次漢人出兵,名義上是為黃頭室韋……”

高建武多次想要請降,宗室並冇有因為感覺有失臉麵而禁止,反而以為大王高瞻遠矚能屈能伸。

而跟著遼東局勢腐敗,高句麗王族宗室不得不狼狽逃竄,一口氣從遼東城逃到了東關城。轉進千餘裡,順利依托在了曾經最顧忌的人背後。

就這麼磨著,磨著磨著,唐軍的營寨就直麵遼東城。到了這時候,就是高句美人傻眼又暴躁不堪的時候。

隻是,高建武還是小聲道:“何如孤身在東關城,如果親信離境,隻怕為淵氏所知。彼時淵蓋金大怒,恐生劇變。”

聽到本身的王如此冇誌氣,固然是一個權臣,但淵蓋金還是勃然盛吼怒道,“大王,祖宗抗擊漢皇,方有現在基業。怎可未至絕境,便自甘出錯!況我國土百族,另稀有十萬軍民,十數萬虎賁。方儘天下,焉知唐皇非隋皇?!”

“嗯?”高建武猛地一愣,“此為何意?”

言罷,那近臣更是抬高了聲音,“大王乃是唐朝上柱國,武德七年更是賢明之名由刑部尚書傳達中原。唐皇多有獎飾,言大王乃一代名王。現在遼東儘失,大王如果遣使稱臣,上表言黃頭室韋一事,乃弱邦權臣所為,非大王之意也。君弱臣強,想必唐皇聽之,定然感同身受。”

待他分開以後,有身著白衣近臣小聲道:“大王,大對盧貌似義正言辭,實乃放肆放肆啊。唐軍尚未到達遼水之時,大對盧言必稱興築長城乃是萬全之策,遼水一線固若金湯。安市城梁氏後輩多有規勸,望其設一營寨於河西,覺得依仗。誰料梁氏宗子梁萬春竟遭其鞭撻……”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