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大哥_第三百四十八章 行軍副總管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聞言,房玄齡等人天然又是苦苦勸諫,這李世民兵戈的時候有個特性,那就是喜好身先士卒,每次衝陣的時候他本身永久都是衝在第一個的,撤退的時候又是在最後一個,玄甲黑騎戰無不堪,與此不無乾係。

李世民想讓房玄齡留下監國,房玄齡寧死不敢受,這和本來汗青上的太宗親征可不一樣,李承乾但是還冇死呢。

“貞恒啊,你把俺老牛送到高句麗屁股前麵去,其他的就不消你管了,你也不消登陸,哪有需求聲援哪,見機行事吧。”

而另一邊,這場仗由誰來打,卻成了朝廷新的頭疼的題目。

本來汗青上,李勣真正獨當一麵是在貞觀十五年征薛延陀,侯君集是貞觀十四年時征高昌,此時的他們倆還遠冇有生長到能夠單獨領軍的時候,何況高句麗地跨後代的北朝和遼-寧,吉-林大部,曾三次挫敗楊廣的百萬雄師,乃是當世除了大唐以外最強的國度,絕非戔戔薛延陀和高昌能相提並論。

二者相互照顧,保護犄角,直奔遼水長城而去,算是唐軍的前鋒。

大牛這麼個普淺顯通的校尉,能以本身的一條命成了一場四國大戰的導火索,起碼名留青史倒是不難了,想來列祖列宗有靈,必然會很欣喜吧。

好吧,或許是怕牛進達管不住青幫這些海軍,本身就是在他身邊混個名頭?

最後,李世民無法,隻得讓李承乾監國,但特地叮囑,一應軍國大事當事無大小,儘數問過房玄齡才氣定奪,李承乾也非常聽話懂事兒的滿口承諾,並以師禮向房玄齡拜,房玄齡連連推讓竟未能推讓得過,無法之下隻得受了這一拜。

滅突厥的是人家,滅吐穀渾的還是人家,現在去打高句麗還用人家?自古以來軍功無有滅國者,人家都已經連著滅了倆了,這如果再滅第三個,拿甚麼犒賞人家?現在就衛國公了,再上一步豈不是要封王?

第二路,則由本身親身帶領關中府兵,自長安解纜一起北上,這是唐軍真正的主力,本來打天下時的那些熟行下如尉遲恭程咬金之流天然都跟從者一塊。

四國混戰,即將開打。

二十萬關中府兵,三十萬藩軍,加上各地集結的其他府兵,加起來也是號稱百萬的,如許範圍的雄師,能勝任此戰統帥的,除了整天養膘的李孝恭以外,彷彿就隻要李靖了。

或許是彼蒼眷顧,大牛實在最後並冇有死成,不過身中八箭的他被孫二抬回金城的時候冇死也差未幾了,救不救的返來全得聽天由命,傳聞金真德因為這事還挺打動,衣不解帶的親身服侍,就是不知這此中有幾分至心,幾分做給他看的冒充了。

“老子是文官啊!文官啊!!彆說兵戈了,老子殺過的人一共也冇超越兩個手啊!不,老子雞也冇殺過幾隻啊!”

嗬嗬,當牛進達征調他去大帳議事的時候,一句話就把秦浩給乾沒電了。

第三路,則是征召契丹、靺羯等外族藩軍南下,至通定會師。

那麼,誰能擔此重擔呢?

在秦浩的內心,百濟是遠遠冇有新羅可靠的,比及高句麗和大唐之間的戰役打響,半島上必須得有一個本身的權勢幫手管束乃至掃尾,以是他纔會如此乾脆利落地倒向新羅。

可朝廷不想用李靖。

之前當天策大將軍的時候,這叫勇敢英勇,但特喵的現在他都當天子了,天曉得他的作戰氣勢變了冇有,這特麼的如果有個甚麼閃失,豈不是天都塌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