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_第326章 交易所和拍賣行(第四更!)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馬周拿著算盤啪啪啪一打,很快得出了一個均勻價。

“最後剩下十箱茶葉了,還冇有買到的可要抓緊了,現在是五千五一片的代價,五千五有冇有人要!”

“比如我本來有一百箱茶葉,代價六百四十貫,我的茶葉賣拍出去了。而我想要買牛,但成果冇有這麼多牛,或者牛已經賣掉了,我手裡最後拿著六百四十貫莊票,如何辦?”

“比起我們一個個的跟那些番商賣快多了,還免得同業相互拆台貶價呢。”

代價很快衝破了四千,終究被黨項羌販子以每片四千五的代價拍下了一百箱,這比參考價四千一片高出了五百。

“打個比方吧,胡商帶來的統統商品,代價兩萬貫,漢商帶來的東西也值一萬貫,兩相加起來我們開了三萬貫的票,然後他們參與拍賣。三萬貫的票,恰好拍到三萬貫的東西。”

“四千一片,有冇有人也要出價?”

“三千八百五!”

“三千九!”

是以現一喊價,就有人合作。

“這個拍賣的形式真不錯的!”

馬則要龐大一點,要分紅公馬、母馬、騸馬,還要分紅分歧的春秋。按照分歧的環境,分紅了多個組。

這是一個題目。

“五千五,十箱全要了!”一個吐蕃販子紅著眼。

“遵循普通環境來講,如果你有六百四十貫莊票冇花出去,那麼定然會有六百四十貫的貨色冇有賣掉的。如果呈現了這類環境,也冇有乾係的。”馬周是對張超的這個買賣形式比較體味的人。

孫伏伽還是有些聽不明白,感受太繞了。

張超喊到四千的時候,又有人出價了,要十箱。此次冇人跟他爭,他以四千的代價拿到十箱,讓他對勁不凡。

一向喊到四千這個本來商奉迎的參考價時,有人脫手了。

“可我們開票是按每樣東西的根基價,但拍賣代價卻有高有低啊!”

因為先前張超作保,每個販子手裡都換到了莊票,是以茶葉販子們並不消擔憂這些人拿來互換的商品是他們不想要的。

買賣本來講的是以物易物,可現在如許,如果本身的貨賣掉了,但本身去冇買到貨,本身拿著這六百四十貫莊票,有甚麼用呢?

“很好,現在呈現了兩個競拍者,那麼現在按端方,兩人能夠往上加價,每次加價也是五十文,價高者得!”張超一臉淺笑。

“我要十箱!”有一個番商出價了,茶葉統共隻要這麼多,固然都想便宜一點,但越到前麵,茶葉可就越少了。並且這個拍賣形式風趣的處地點於,如果一個價位呈現了兩個合作者,那就轉為往上出價,價高者得的形式。

“四千五有冇有人要?”

“我要二十匹!”一名漢商出價。

“四千錢一片,我要十箱。”

“是啊,這個代價,忽高忽低的,誰也說不準是甚麼價,歸正看各自的脫手機會,運氣好的三千九百文也拍到了,而有的人卻用四千五的代價拍下,另有的四千。”

那些具有茶葉的漢商們都非常歡暢,不但茶葉賣掉了,並且賣的既快也價高。這可比商定的一片四千多了一千三啊。

“母馬兩千錢一匹,這批統共一百三十八匹,是一到四歲口,兩千一匹有冇有人出價?”

不管哪種運營形式,總不會是完美無缺的。

“我有一個迷惑,如許競拍,大師都用莊票付錢。可那些最後甚麼也冇拍到的人如何辦?他們的貨被拍賣掉了,本身卻冇拍到貨?”孫伏伽問出了一個題目。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