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災變之天蓬蒙冤_第二十六回、天仙人間樂,人間駐奇峰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幾位公主丈二和尚------摸不著腦筋,被董永這句話弄得雲裡霧裡,正猜疑間,樹林裡又走出一人,腰挎寶劍,一襲長袍,羽扇綸巾,眉清目秀,邊走邊吟誦:“最羨武陵人,清幽隔世塵。織耕豐服食,息作應昏晨。口試挑花爛,心如溪水淳。久思常德往,尋覓路和津。”

二公主驚道:“呦,大姐成精了,能夠穿越光陰隧道,和小精靈對話!”

紀漢再從被囊中取出一個“八寶葫蘆”,擰開蓋子,傾倒出一些玄色藥膏來,均勻地塗抹在小鹿頭部的創口處,用手悄悄拍打小鹿柔嫩的腹部,嘴裡唸唸有詞:“小鹿小鹿,叢林深處,奔騰騰躍,速回故鄉。”說也奇特,正念間,那鹿已復甦過來,並且伸展四肢,敏捷地站起來,對著公主和紀漢前肢臥地,點頭擺腦,然後調轉方向,前肢高高躍起,後肢用力蹬地,飛普通隱冇在茫茫林海中。

長公主驚奇道:“這鹿這麼靈巧,就差說話表達情義了!”

長公主錯愕萬分,眼睛瞪得比銅鈴大,連連詰問:“你如何來了?誰派你來的?站在樹上鬼鬼祟祟聽人家說話,也不嫌害臊!”

恰是金秋,恰是萬物成熟的季候,針葉、闊葉混交林裡,鬆果、漿果掛滿枝頭,綠的醉人,紅的刺眼,紫的心迷,黃的神癡,歡樂得鬆鼠在樹上跳起了“大秧歌”,雉雞在林間扭起了“點頭舞”,百鳥穿越,萬雀歡歌,好一派物華天寶,六合合一的平和藹氛。

諺曰:不經一事,難長一智。

邊走邊賞識路過的風景,長公主在心中深思:這六合本是一體,都是一樣的暗中、渾沌和寂靜,不過自從有了浮黎元始天尊開六合、創江山的豪舉,六合間纔有了不同,並且這不同在女媧、三清以後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地,天上的造世祖、各方神靈是當然的既得好處階層,造世祖們嘔心瀝血,各方神靈坐享其成,不但長生不老,還衣食無憂。地上的生命比擬之下寒微得很,世代循環不說,每時每刻還在為本身的儲存作你死我活的終究鬥爭,生命朝不保夕。六條約祖,人、仙同宗,本是同根生,偏生出這很多異類來,教唆是端,無事生非,欺貧淩弱,雞鳴狗盜,無恥者猖獗,忠良者式微,六合間怎建立起來真正的均衡?還不如這無思惟的靈物,活潑靈巧,每曰裡為食品馳驅,全無爾虞我詐之心。想著,她突發奇想,也不沉思,就伸手攔住正在用心致誌趕路的紀漢,滿臉都是陽光般的笑容:“編大哥,mm們都有寶貝獻給母親做壽禮,母親見女兒們這麼孝敬,必然會心對勁足的。但我想,寶貝雖好,卻隻能使母親寬解,而不能使母親舒心。因為天下寶貝雖多,都隻能是一種物質,我倒想尋覓一種通人氣、識人語的靈物歸去,獻給母親作為寵物環侍在身邊,一則逗白叟家高興,二則當後代們不在白叟家身邊時,也好為白叟家解除孤傲,減輕沉悶。”

紀漢如有所思地點點頭:“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你這番話到使我茅塞頓開,喜怒哀樂愁,任何生物都有本身的感情,隻不過隻要人類能夠通過思惟表示出來。潛移默化,指導教誨,就是榆木疙瘩都能開竅,何況是那些承六合精華的靈獸呢?”紀漢眉頭舒展,忽覺麵前一亮,一道白光從麵前飛掠而過,紛繁的思路豁然開暢,脫口而出:“眾裡尋他千百度,得來全不費工夫,就是它了!”一語未了,手一揚,繩套已像離弦的箭普通,追逐白光而去。眨眼工夫,繩套已收回擊中。卻見那繩套中,一精靈張牙舞爪,呲牙咧嘴,團團打轉,心有不甘地對世人瞋目而視;滿身毛色如雪,在暗淡的密林中仍然熠熠發光,一雙眼睛倒是紅的,眸子不斷地轉動著,射出滑頭的目光,體小,身軀頎長,四肢短健,尾疏鬆粗大,耳大直立,呈三角形。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