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災變之天蓬蒙冤_第六十五回、博弈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諷的口氣道:“我說老王啊,天蓬犯了哪門子罪,叫你來個五花大綁,還要來個依律當斬?”

王母肆無顧忌,痛快淋漓地數落著玉帝,金星又倉促來到。李金星也是心急似火,搶在百官前麵,理直氣壯地為天蓬鳴冤叫屈。李金星的行動,起到了一個“風向標”感化,各路神仙紛至遝來,使局勢急轉。這李金星號稱玉帝的“文膽”、“智神”,奇思妙想常常令玉帝拍案叫絕。此次他挺身而出,並非一時心血來潮,亦非決計尋求標新創新,而是沉思熟慮下的明智挑選。“天蓬元帥事件”來勢洶洶,出乎統統仙臣神將的料想,那一份佈告,大師也聞所未聞。拿如許一份佈告治一名德高望重的元帥的罪,拿天宮誠信當兒戲,不但是其他大臣,連金星也覺玉帝“玩”過火了。僅憑這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就妄發雷霆肝火,有失君王的麵子了,傳將出去必將貽笑風雅,成為天宮臣民茶餘飯後的談資,曰後玉帝再有何臉孔君臨天下,嚴肅安在?金星站在玉帝的“角度”上想這個題目,題目想得越深切,他就越感覺站立不安,乃至有些毛骨悚然。想到這裡,金星不由在內心打了一個寒噤。他不敢怠慢,心一橫,牙一咬,事情已成騎虎之勢,“火燒眉毛,且顧眼下”,內心說道:“老王啊老王,明天你這出,但是竹籃子打水------一場空歡樂,不但既定目標達不到,曰後在天宮行路,怕也是耗子過街------誰都喊打了。”主張已定,李金星大智若愚,順著王母的“竿”往上爬,仗義執言,把王母都唬得“一愣一愣”的:“陛下,老臣以為,天蓬元帥夜闖‘廣寒府邸’,隻為求書,並無不軌行動。往大裡說,隻是違背天宮多少規定,絕無砍頭之罪。我知陛下行此之舉,不過是給天蓬來個‘上馬威’,殺殺他的傲氣。但陛下可曾想到,天子金口玉言,是不成隨便開打趣的。”

這時門彆傳來一陣混亂的腳步聲,玉帝和王靈官感到不測,真要扣問,卻傳來一個衰老的聲音:“好一個依律當斬!”跟著話音,王母拄著龍頭柺杖,從靈霄殿後門顫顫巍巍走了出去。本來這靈霄寶殿麵積闊大,施工時為製止火警等災害的產生,便利逃生,於正門以外還彆離砌築了五扇“安然門”,彆離定名為“龍遊門”、“鳳翔門”、“麒麟門”、“威虎門”、“猛獅門”,平時不消,但逢“三清”、王母等大神仙上寶殿找玉帝議事,按他們的職階、資格是不屑於走正門的,那是給仙臣們預備的,這些“安然門”就是他們收支朝堂的“便利門”,這是一種特權的意味。

王母見了玉皇,麵沉似水,“雄赳赳、氣昂昂”,也不見禮。倒是玉帝恐怕老婆發威,多年風俗成為天然,見狀主動自發地從龍椅上站起來,滿臉堆笑,伸出兩手,就要殷勤地去攙扶王母。

嫦娥見了王母,未曾開口,眼淚止不住奔湧而出,串串珍珠,晶瑩剔透,粉麵笑容,楚楚不幸。王母驚奇,一時候摸不著腦筋,又耐不住姓子,便焦急地問道:“孩子,產生了甚麼事兒啦,能讓你如許傷感悲慼?彆怕,天大的委曲,老太太為你做主。莫健忘,天宮,也是咱娘們兒的天宮!”

正做好夢的時候被俄然叫起,玉帝內心很不爽,不過因為白日興趣勃勃,表情很順,又是王靈官半夜驚駕,玉帝心腸軟,不歡暢歸不歡暢,並冇有責備他。王靈官跪在地上磕了三個頭,奏道:“臣職尊奉旨意,嚴格法律,保持治安,不敢有涓滴懶惰。昨夜巡查天街,於廣寒福邸門前見一黑影鬼祟非常,似有所圖。臣職恐生竄改,不及細察,即率軍士緝拿。待嫌犯就逮,剝去假裝,細心辨認,竟是天蓬元帥。天蓬元帥乃是雷部首帥,原就是與臣職不相容的,這番見臣職膽敢抓他,不但宣泄雷霆之怒,還威脅臣職,他曰自在以後,必將臣職千刀萬剮,以泄心頭之恨,臣職自思奉旨查夜,霸道森嚴,王子犯法與百姓同罪,故此不敢秉公枉法,私放嫌犯。昨夜已將天蓬元帥暫押於寶殿偏廳,請陛下發落!”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